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亚里士多德
释义 Yalishiduode
亚里士多德(卷名:外国历史)
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
  古代希腊哲学家,著名学者。生于爱琴海北岸的斯塔夫罗斯。公元前367年到雅典,师事柏拉图,凡20年。公元前343~前342年应聘任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后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公元前 335年返雅典在郊外的吕克昂开设学园,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卒于哈尔基斯。
  亚里士多德学识渊博,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述丰富,涉及哲学、经济学、动物学、物理学、伦理学、文学、修辞学等许多领域。他还是逻辑学和政治学的奠基人。所著《雅典政制》、《政治学》两书是研究古代希腊政治制度、政治思想的极为重要的史料。前者系统叙述了公元前7~前4世纪雅典的政治史和政治制度;后者则系统地研讨希腊的各类政体,探求国家的实质。《伦理学》和《修辞学》两部著作对于了解古希腊的政治法律思想也有重要价值。他的经济学说主要见于《政治学》。他认为国家由许多家庭所组成, 要研究国家先要研究家庭,故他把奴隶主阶级的家庭管理即“经济”纳入政治学。
  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奴隶占有制是天然合理的。他在哲学上动摇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与辩证法之间,既否定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离开具体事物的理念本不存在,又认为凡物皆由质料和形式所构成,但又认为形式比质料更重要。在伦理道德方面宣扬公平和中庸,力图调和阶级矛盾。在政治上他企图使雅典依附于马其顿帝国,以巩固古代希腊奴隶制的统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7:4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