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别林斯基,В.Г. |
释义 | Bielinsiji 别林斯基,В.Г.(卷名:哲学) Виссариoн Григoрьевич Белинский ,(1811~1848)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文艺批评家、哲学家。出生于军医家庭,曾在莫斯科大学读书,因反对沙皇政府被学校开除。后担任过《莫斯科观察家》、《祖国纪事》、《现代人》等刊物的编辑工作。他的一生始终以文艺批评活动进行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他的美学思想是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主要表现形态和极为光辉的部分。 别林斯基认为,现实生活是艺术的基础、对象和材料,文学艺术是用形象对现实生活进行复制和创造性地再现,忠实于现实是真正的、优秀的文艺作品的显著特点。艺术的任务就是显示出生活实际存在的样子;哪里有生活,那里便有诗。衡量文艺作品优劣的尺度,主要是它的真实性。但是,他又指出,艺术家并非是现实的奴隶,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带到现实里去的创造者,并且要求按照自己的理想来改变现实。抄写自然的只是画匠,而不是画家;在艺术作品中只追求情节效果,是既不懂生活,也不懂艺术的。 在西方美学史上,别林斯基明确提出“艺术是寓于形象的思维”,把艺术的反映现实与科学的反映现实区别开来。他在《1847年俄国文学一瞥》中写道:“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一个是证明,另一个是显示,可是他们都是说服,所不同的只是一个用逻辑结论,另一个用图画而已。”别林斯基强调典型性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认为科学是从现实中抽出其本质,而艺术则是向现实借用材料,把它们提高到普遍的、类的、典型的意义上来,使它们成为严密的整体。在一位真正的有才能的艺术家那里,每一个人物都是典型,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 别林斯基突出提到文学的民族化和人民性的问题,认为只有深刻而真实地反映民族生活的文学,才既是真正的民族文学,又是全人类的文学。真实地描绘社会生活的作品,就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因为它们能反映出社会底层人民的个性和特点,表现出生活中的典型形象和色彩。他坚决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主张艺术应当担负教育人民的崇高使命。 别林斯基的重要美学著作还有:《文学的幻想》、《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给果戈里的信》、《论普希金的欧根·奥涅金》、《1846年俄国文学一瞥》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