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候风地动仪
释义 houfeng didongyi
候风地动仪(卷名:固体地球物理学 测绘学 空间科学)
  中国古代观测地震的仪器,是东汉张衡于132年创制的。这台仪器制成以后,放置在洛阳的灵台,同浑象、浑仪、圭表、刻漏等天文仪器一起,供观测之用。后约到4世纪初,在动乱中失落。
  《后汉书·张衡传》记载了候风地动仪制造的情况及其形状、构造和功能特征。该仪器系青铜铸造,整体造型宛若汉代的酒樽。仪体圆形鼓腹,直径八尺(汉建初尺,1尺=0.2368米),下附圈足,上面有可以启闭的圆盖,通高约一丈一尺五寸。在仪器体外围按八方附设八条垂龙,龙口中各衔铜丸,地上并设八个张口铜蟾蜍,与龙头上下对应。龙头下部仪器表面雕刻四灵图案,象征二十八宿,八龙方位下书刻卦文(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以示八方。圈足的上部刻有山阜之形,表示地的平面。
  候风地动仪是利用惯性原理,在仪器内底部中央,立有一根都柱,即倒立惯性震摆。围绕都柱设有八条滑道。滑道上面,装有八组“牙机”,即传动杠杆,其外端呈曲尺形,穿有枢轴,通出仪器外面与龙头上颌接合。遇有地震,都柱即倾入滑道,推动牙机,使龙头上颌张开,铜丸即落入蟾蜍口中,发出声响,用以报警。
  候风地动仪的灵敏度很高,最低可测地震烈度为三度左右(据十二度地震烈度表)的地震。据记载,候风地动仪曾接收到震中在陇西、而洛阳人未曾感觉到的地震情况(见中国著名大地震)。
  近百年来,由于地震学的发展,张衡的这项发明引起了地震学界的重视和研究。日本的服部一三,英国地震学家米尔恩 (J.Milne)和日本地震学家萩原尊礼等都曾先后进行过研究。中国王振铎经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并总结了一些地震学家的研究成果,于1959年又将张衡的候风地动仪重新复原(见图),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