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京师同文馆 |
释义 | jingshi tongwenguɑn 京师同文馆(卷名:教育) 亦称同文馆。清末洋务派创办用以培养“译员”、“通事”的外国语学校。1862年6月11日在北京成立,附设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初设英文馆,学生10人,皆13、14岁的八旗子弟,聘英教士包尔腾任英文教习,候补八旗官学教习徐树琳任汉文教习。1863年,添设法文馆和俄文馆,学生各10名,仍从八旗子弟中挑选。这时的同文馆,各馆分立,分馆教习。1866年12月,恭亲王奕等奏请增设天文算学馆,招取30岁以下的满汉举人,恩、拔、岁、副、优贡生,及五品以下的京外官员,聘西人任教习。1867年,天文算学馆开始招生,自此京师同文馆不再是初级的外国语学校,而具有中学或中等专科学校的性质。课程逐年增加,开设了不少自然科学实用技术的学科,有些课程也已分化得相当细、相当专门,例如算学就分成数理启蒙、代数 、几何原本 、平三角、弧三角、微积分等。1868年,聘李善兰为算学总教习。1869年, 聘美教士丁韪良为总教习, 同文馆才有了总管校务的人员。 1871年,京师同文馆又添设德文馆, 开始时由俄文教习C.韦贝兼任德文教习,1873年起由N.第图晋、W.N.夏干相继任德文教习。至此,同文馆学生增加到 120人左右。同年,同文馆设立医学、生理学讲座,由英人J.H.德贞任讲席。 1872年, 总教习会同各馆教习,拟订了“八年课程计划”。从此,同文馆开始有了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章程。1896年,因受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御史陈其璋奏请整顿同文馆,重新修订了八年课程计划:前五年的课程近似中学程度,后三年的课程相当于大专程度;前三年的课程侧重学习外语,后五年则偏重学习科学技术知识。这份崭新的八年课程计划,反映了正在萌芽中资本主义生产的要求,在计划中没有列入“四书五经”、“章句帖括”一类的传统科目。1896年,增设了日文馆。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同文馆前后存在了40年之久。 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教育的主要标本,也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途径是依靠洋人办学。就本质上说,同文馆依然是属于封建学校。京师同文馆在中国最早采用了班级授课制,所以被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馆内还附设印刷所,译印西方近代科技、世界历史和外国法典等书籍。京师同文馆的创办,是第一次改革旧传统教育的尝试,也培养了一批外国语人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