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军事社会学
释义 junshi shehuixue
军事社会学(卷名:社会学)
military sociology
  运用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军队系统的社会组织、社会关系以及军队与其他社会系统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起源和发展  20世纪30年代中期,西方有些社会学家就开始运用社会学方法具体考察军人社会群体。1935年,德国出版了K.戴米特的《德国军队及其军官》一书,标志着军事社会学研究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社会学家受政府委托,成立专门机构对军队和战争进行社会学研究,军事社会学应运而生。美国社会学家S.A.斯托福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一书的前两卷《美国士兵》(1949),是这个时期军事社会学研究的一项突出成果。从50年代初期开始,美国国防部研究与开发委员会直接主持了军事社会学的研究工作。1965年,军人出身的社会学家C.H.科茨和R.J.佩里格林的《军事社会学》出版,标志着这门学科的形成。
  1962年,国际社会学协会成立武装力量与社会研究委员会,对军事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起了指导和推动作用。1978年,在瑞典举行的第九届世界社会学大会上,有一个研究军事社会学的重要议题:“武装力量与社会”。在当代,军事社会学的研究在美国、西欧、日本、苏联和东欧,以及不少第三世界国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苏军总政治部设有军事社会学研究部,美国出版军事社会学期刊《武装力量与社会》。在中国,军事社会学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89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杨亚平、祁永信主编的《军事社会学概论》。
  研究对象  军事社会学以军事活动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军事有机系统内部机制特点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分:①研究作为整个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军事活动与社会活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社会问题;②研究军事有机系统内部及其成员之间各种关系的内容、形式、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包括军事活动内部各种关系之间的失调问题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
  对军事社会学研究内容的不同意见  中国学者对军事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存在着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军事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军事活动,是有特殊的方向性、组织性和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它以军事胜利为取向,以军事集团为组织,以军事人员为主体,可以在战争、军队和军人三个层次进行研究,其内容体系可分为:①研究战争同社会生活有着最密切联系的内容。包括战争的社会基础、战争的社会作用、战争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等课题。②着重研究军事活动中的群体。这方面又分为两个侧面:一是对一般军事群体的社会学研究,包括军事群体的形成和发展,军事群体的结构和功能,军事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军事群体士气和战斗力,军事群体的管理、教育和训练,军事群体规范等;二是对特殊军事群体即人民军队的社会学研究,其中主要有军队的产生和发展、军队的性质和职能、军队的成分构成和人员素质、军队内外关系的历史和现状、军队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社会作用和复员转业军人的社会安置,等等。③研究军事活动中的个人,特别是现役军人。包括军人成长和发展的社会因素,军人的社会交往,军人的意志品质和行为特点,军人典型的成因及其社会影响,军人的婚姻与家庭,军人的生活方式及现代发展趋势。此外,还应研究战争的动员、组织,兵役法的宣传、实施,预备役建设等。
  另一种意见认为,军事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可以从军事活动的形成、军事活动的机制、军事活动与社会的一体化三个方面去设计。其中,军事活动的形成是军事社会学研究的起点,军事活动的机制是研究的主要部分,军事活动与社会的一体化是研究的最终目的。主要内容有:军事活动的社会基础,军事活动的结构,军事团体与军事组织,军事系统与军事过程,军事活动的社会问题及控制,军人的人际关系,军人的婚姻家庭,军人的社会化,军事活动与社会变迁,军事活动与社会一体化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