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图书
释义 tushu
图书(卷名:图书馆学 情报学 档案学)
book
  用文字、图画或其他符号手写或印刷于纸张等形式的载体上并具有相当篇幅的文献。图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作为记录和保存知识、表达思想、传播信息的手段而出现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图书概念的认识不尽相同。图书产生之初,与书契、档案不分。随着图书从零星、片断记载到系统的著述,对图书的解释也不断变化。如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UNESCO)为了统计目的,对除封面外篇幅不少于49页的非定期出版物称图书,49页以下者为小册子。也有人将一切书籍、期刊、小册子、图片等泛称为图书。前者可视为狭义的图书,后者可视为广义的图书。
  图书曾经历过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文字的发明并用于记录知识,使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这一阶段图书以载体材料的多样为特点。如古埃及用纸草,巴比伦用泥板,欧洲中世纪用羊皮、蜡板,印度用棕榈树叶等等。在中国,早先曾用甲骨、青铜器、石头等作为记录知识的载体,从春秋到 两汉多用 竹简、木牍、缣帛,称简策、帛书。造纸术发明后,纸逐渐成为世界各民族书写文字的最理想的载体。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图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不仅使图书在质的方面得到改善,在量的方面也有惊人的发展,使知识的积累和传播规模更大,范围更广。19世纪中叶以后,印刷技术不断革新,图书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械化生产。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传播知识手段的进步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出现了照相影印图书、计算机排印图书、立体印刷图书等。虽然20世纪发展起来的音像文献、缩微文献、机读文献等“非书资料”大量涌现,但图书由于具有既可保存又便于携带、可不受空间、时间和设备的限制等优点,仍将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知识交流媒介之一。
  图书的类型多种多样。按知识内容可分为社科图书、科技图书等;按文种可分为中文图书、日文图书、英文图书等;按作用范围可分为一般图书、工具书、教科书、科普图书等;按知 识内容的深 浅程度可分为学术专著、普及读物、儿童读物等;按制作形式可分为写本书、抄本书、印本书等;按著作方式可分为专著、编著、译书、汇编、文集、类书等;按装帧形式可分为精装书、平装书、线装书等;按出版卷帙可分为单卷书、多卷书等;按刊行情况可分为单行本图书、丛书、抽印本图书等;按制版印刷情况可分为刻印本、排印本、照排本、影印本等;按版次和修订情况可分为初版书、重版书、修订本图书等。
  图书是人类积累、存储和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保存人类精神产品、交流传递知识信息、进行社会教育和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等多种社会功能。图书既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又是影响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有力因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4: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