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叶芝,W.B. |
释义 | Yezhi 叶芝,W.B.(卷名:外国文学) 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 ![]() 90年代以后,爱尔兰在新芬党领导下开展了要求民族自治的运动。叶芝支持这一运动,并和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约翰·辛格一同创办“阿贝戏院”。叶芝根据爱尔兰民间丰富多彩的神话、民歌,创作了一些反映爱尔兰农民生活的戏剧。他这个时期的作品充分表现了爱尔兰民族特有的热情和想象。由于接近现实生活,他的诗风从早期的虚幻朦胧走向坚实明朗。诗剧《胡里痕的凯瑟琳》(1902)采用爱尔兰神话中关于女王凯瑟琳的传说,表达了爱尔兰要求独立的愿望。《1916年的复活节》(1921)为纪念工人起义而作,歌颂烈士们为民族独立的事业所作的英勇牺牲,“产生了壮丽的美”。其他作品还有《谁与弗格斯同去》、《梦见仙境的人》、《秘密的玫瑰》、《云霄中的群仙》、《流浪者安格斯之歌》等。 后期是叶芝创作的成熟阶段。由于接近人民的生活,吸取了创作素材和人民的语言;而对玄学派诗歌的研究,又增添了诗作中的哲理性;他特殊的想象力使他又继续发展了象征主义。这个时期叶芝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哲理诗三种因素,特别是抒情诗,以洗练的口语和含义丰富的象征手法,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突出的诗作有《钟楼》(1928)、《盘旋的楼梯》(1929)以及《驶向拜占廷》、《拜占廷》、《丽达及天鹅》等。 在对待政治和文化的态度上,叶芝属于贵族主义者。他认为贵族阶级拥有财富,深明礼义,只能在他们之中产生伟大的统治者和廉洁的政府,只有他们才能保护艺术,使艺术家有暇来创造艺术。同时,他又受到东方神秘教义的影响。在哲学和历史观上,他认为人类的历史和个人的一生都象一架盘旋而上的楼梯,一切都在重复中提高和前进;他把善恶、生死、美丑、忧乐、灵肉都看成矛盾的统一。这一思想在他后期的作品中都有明显的表现。 叶芝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