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古籍修补
释义 Zhongguo guji xiubu
中国古籍修补(卷名:图书馆学 情报学 档案学)
mending and repairing of Chinese ancient books
  使破损的古籍恢复原状以便继续使用或长期保存的工作。古籍在长期保管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破损,如封面和书页脱落或散落、书页残破缺口、被虫蛀或霉菌损伤致残、纸张自然老化或污损等现象,需要及时进行修补。
  在进行古籍修补之前,先必须对一切需要修补的图书仔细检查,分别存放。修补前用软毛刷清除书上的灰尘,擦掉铅笔字迹、墨印或其他污垢,清除昆虫的分泌物等。然后按下列方法和程序进行。


  ①制浆糊。选上等白面粉,加适量水捣揉好,然后置于净水中揉洗,分离出面筋,将洗过面筋的浆滤去杂质,再将面浆三五日换一次水,直到清澈为止,晒成干粉,以备制成浆糊。
  ②配纸。选配修补用纸是图书修补前必须进行的工作,不同种类的书,不同时代的书应选用不同的纸,纸的颜色、厚薄、特性等都必须与原书页一致。
  ③揭背和泡水。修补裱托的书页,要把原来裱托的纸揭掉,否则书页僵硬无韧性,不便修补。其方法是先喷水,然后将原裱托的纸背揭去,如水湿严重的书,书页粘在一起,须放入水中泡透,再将书页从水中取出滴干,一张张地揭开。
  ④补书页。凡破损书页,其面积不超过一半者均应修补。超过一半者则可予以更换。
  ⑤粘托镶衬。粘托镶衬一般又可细分为托衬、托镶、粘衬、粘镶、挖心衬、蝴蝶镶等多种方法。书页老化、糟朽、焦脆等很严重或虫蛀面积超过50%的书修补很困难,可用托衬法。纸张老且糟朽、焦脆的书,天头地脚有批校文字,或者是纸张老化失去了韧性的书,宜用托镶。普通线装书书页老化、书口破裂,书面也有破烂,在书页内衬上一张新纸,将书口抹上0.5~0.8厘米宽的浆糊,粘好书口后,再在书页破烂处抹上浆糊,将书页补好,此即粘衬。书品小,天头、地脚、后背狭窄,天头、地脚有批校文字的普通线装书,书页老化破烂严重者,可在书页内铺上新纸,镶宽天头地脚、后背,此即粘镶。一些大小不同的零张单页文献,采用挖心衬的方法装修成册。版画、地图或书型小的书,装修后,为翻阅时既能看到一页的全貌,又使原书不受磨损,宜采取蝴蝶镶处理,这是将书补好后将书口反折,镶上白纸,天头、地脚露出的衬纸是上六下四,装修好后和蝴蝶装相似。
  ⑥抄配和画栏。图书的书页修配好后,在查书过程中,发现缺少书页,就必须在缺少书页处添上白纸以代替缺少的书页,以便把缺少的文字抄进去,此即抄配。书页修好后,如有栏线断缺,把断缺的栏线接通称作画栏。一般图书馆修补普通书刊,多由流通保管人员兼作,做法也比较简单。但有专门文献保存任务的图书馆,对珍贵图书修补的任务较重,应专门人员或机构从事修补工作,要求也比较严格。(见彩图)


  参考书目
 肖振棠、丁瑜著:《中国古籍装订修补技术》,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198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