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前殖吸虫属
释义 qianzhi xichong shu
前殖吸虫属(卷名:生物学)
Proshtogonimus
  吸虫纲前殖科的1属。家禽和鸟类常见的寄生虫,寄生在宿主的腔上囊与输卵管内,致使家禽产软壳蛋、无壳蛋或产卵停滞。若同时感染细菌,可引起输卵管炎或腹膜炎而死亡。有的宿主具有免疫力,可使寄生的吸虫脱离输卵管,随蛋黄一起经过卵壳腺,于是,卵壳腺的分泌物就把吸虫与蛋白一起包裹在蛋壳内。人们打开蛋壳,常见蛋白上浮有1~2片红褐色的小块,即这类吸虫。
  前殖吸虫分布很广,除南极洲外,各大陆均有发现。世界已记载48种,中国常见有4种。
  成虫形态  以透明前殖吸虫为例(见图)。虫体活时鲜红色,透明,扁平,梨形,长5.86~9毫米,宽0.2~0.4毫米。体棘在体前部较为密布。两吸盘大小略相等。口后连肌质咽。食道向后分出两肠枝,沿体两侧达虫体后部。一对卵圆形的睾丸横列于虫体的中部。阳茎囊长,稍弯曲,位于腹吸盘前方,向前伸到虫体最前端,在口吸盘的左侧,开口于生殖孔。分叶状的卵巢位于睾丸前方,在虫体的中线上,受精囊在卵巢的后方,虫体的右侧。卵黄腺簇状,分布于体的两侧,从腹吸盘后缘至睾丸后缘或越过。体的后半部充满弯曲的子宫,并超出肠枝的外侧。子宫后段从腹吸盘左边经过,伸向口吸盘左侧,开口与雄性孔紧靠在一起。排泄管“Y”字形,排泄孔开口虫体末端。
  生活史  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落入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赤豆螺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至尾蚴逸出,游于水中,遇第二中间宿主蜻蜓的幼虫或稚虫,在其体内形成囊蚴。稚虫羽化为成虫后,体内的囊蚴仍具感染力。终期宿主吞食含有囊蚴的蜻蜓或其幼虫,即被感染。囊蚴进入家鸡消化道后,在砂囊内失去外壁,后蚴在小肠中段逸出,并沿消化道经泄殖腔入腔上囊,发育为成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