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前臂神经嵌压综合征
释义 qianbi shenjing qianya zonghezheng
前臂神经嵌压综合征(卷名:现代医学)
neural entrapment syndrome of forearm
  前臂神经的分支,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受嵌压而引起相应肌肉无力、萎缩的综合征。发病均较缓慢,早期诊断较困难,常易漏诊或误诊。
  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嵌压综合征  较多见。
  解剖基础  桡神经是臂丛后束发出的最后一条粗大神经。在肘关节上方约10cm处,由上臂后方穿过臂外侧肌间隔进入肱桡肌与肱肌之间。桡神经主干有分支支配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随后桡神经分成深、浅二支。深支为运动支,即骨间背侧神经,浅支为感觉支。骨间背侧神经通过弗罗瑟氏腱弓(旋后肌浅层近端边缘的腱性增厚,起自肱骨外上髁顶部,纤维向下1cm,然后向上呈半环形附着于外上髁的内侧面。相当于肱骨小头关节面的外侧)进入旋后肌深、浅二层之间,并发出肌支支配旋后肌。骨间背侧神经出旋后肌后分为二支:一支支配尺侧腕伸肌、伸指总肌和小指固有伸肌。另一支支配拇长展肌,拇长、短伸肌和食指固有伸肌。桡神经浅支(感觉支)的终末纤维分布腕部韧带、关节和第一、二掌骨间皮肤(第一指蹼)。
  病因  很多,如脂肪瘤、囊肿、血管瘤、类风湿病变、旋后肌浅层条束状变性、骨折脱位以及反复创伤等均可引起神经嵌压。
  临床表现  发病缓慢。开始时前臂近端疼痛,劳累后加重,随后伸指肌群力量逐渐减弱,最后丧失伸拇、伸指功能,尺侧腕伸肌无力或麻痹,而桡侧腕长伸肌正常,感觉无障碍。检查时于肘前外侧,相当于旋后肌或前臂伸肌群处有压痛。腕背伸肘轻度桡偏、伸拇,指伸总肌功能丧失,虎口区感觉正常。前臂肌肉轻度萎缩,当前臂旋后(手掌转向前方)抗阻力时有压痛。肌电图检查显示伸拇、伸指肌有不同程度的纤维震颤。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治疗  早期可保守治疗,4~6周后无好转则行手术探查并作松解术。骨折、脱位者首先复位。占位性病变宜早期手术切除。
  前臂骨间掌侧神经嵌压综合征  较少见。
  解剖基础  骨间掌侧神经起源于前臂正中神经。正中神经由臂丛的内、外侧束形成,穿经旋前圆肌肱骨头与尺骨头之间时发出骨间掌侧神经。该神经与骨间掌侧动脉伴行,位于前臂骨间膜掌侧、经拇长屈肌与指深屈肌之间下行,穿经指浅屈肌腱弓,达旋前方肌深面进入该肌。骨间掌侧神经发出1~6个分支,分布在拇长屈肌,至食、中指指深屈肌肌束和旋前方肌。
  病因  主要为旋前圆肌或指浅屈肌的异常纤维束带、指浅屈肌纤维弓增厚或囊肿等的压迫所致。
  临床表现  前臂近端掌侧疼痛,活动时加重,休息时减轻。逐渐出现拇指及食、中指屈曲无力,随着病期的延长,拇、食指末节屈曲功能丧失,但是指浅屈肌与拇短屈肌正常,因此,检查时令患者做拇、食指对指动作,即出现拇指的掌指关节屈曲,末节过伸,而食指的近侧指关节也屈曲,末节过伸,此即所谓方形畸形。亦称捏紧试验阳性。此乃诊断骨间掌侧神经麻痹的主要体征。一般无感觉障碍。
  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自前臂掌侧正中起至肘部作“S”形切口,在旋前圆肌处暴露正中神经,并分离指浅屈肌,解除其纤维束带等压迫因素。病期短者术后恢复满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