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功能学派
释义 Gongneng Xuepɑi
功能学派(卷名:社会学)
functionalism
  英国社会人类学派别。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50年代以后衰微。代表人物是B.K.马林诺夫斯基和A.R.拉德克利夫-布朗。
  功能学派的兴盛时期,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影响较大的著作有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探险队》(1922)、《科学的文化理论》(1944),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安达曼岛人》(1922)、《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1952)。功能学派认为一切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都具有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作用,即都有一定的功能;任何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都是一个整合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要素都有着与整体相联系的确定的功能。社会人类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揭示特定社会(尤其是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功能学派反对进化学派探讨文化现象及社会组织的起源和发展的做法,强调通过对现存民族社会制度的调查与研究来为政府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服务。这就使其学术地位的消长同殖民政策的兴衰紧密相联。功能学派人类学家使用的一整套实地考察工作方法,以及通过这套方法所搜集积累的资料,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
  30年代中期,以吴文藻为首的一些中国社会学家翻译、介绍了功能学派的一些主要著作和主要学术观点,并以功能理论为指导展开了对中国现代社区的实地研究,致力于社会学的中国化,其成就得到国际同行的赞赏。他们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功能学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