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农业经济核算
释义 nongye jingji hesuan
农业经济核算(卷名:农业)
agricaltural business accounting
  对农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占用、劳动耗费与生产成果进行的记录、计算、分析和比较。其目的是为农业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资金积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以及为国家制定税收、价格和信贷政策等提供依据。
  核算内容   一般包括资金核算、成本核算、利润核算以及农业投资和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等方面。
  资金核算   目的在于使一定量的资金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农业生产由于受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制约,生产周期较长,投入的资金处于在产品阶段的时间一般长于工业,一年中周转的次数少于工业。因而通过资金核算,包括对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核算,采取相应措施,以加速资金周转和提高资金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①固定资金。固定资产的货币表现。指用于购置农用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等生产资料以及用于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等的资金。其特点是使用年限较长,价值在再生产过程中逐年转移到新产品中,实物形态要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会消失。役畜和长效性肥料等劳动资料因同样具备上述特点,原则上也可列为固定资金,实际工作中则常为简化手续而被列入流动资金。核算一般采用每年每百元产值(或销售收入)占用的固定资产价值、闲置固定资产占全部固定资产的比例,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占全部固定资产的比例等指标。通过核算,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合理安排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比例,以及适当确定折旧年限等。
  ②流动资金。劳动对象或流动资产性质的生产资料的货币表现。指用于购置种子、饲料、肥料、农药以及其他原材料等的资金。其特点是原有的实物形态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即告消失,全部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此外,流动资金还包括尚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正在流通过程的各种流通资金以及用于支付劳动报酬的消费资金。周转次数用全年商品销售收入(或产值)除以年度流动资金年均余额(占用额)求得。加速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的措施包括采用生育期短的优良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合理储备和节约使用种子、肥料、农药等原材料,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加强市场信息、缩短流通时间等。
  成本核算   对生产某种农产品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报酬的费用支出所进行的会计核算,谋求合理组织生产,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优质产品(见农产品成本)。
  利润核算   利润是农业企业一年中创造的纯收入扣除税金以后的余额,企业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和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物质保证。为了比较不同量的资金投入所取得的利润量,核算时使用各种利润率指标。成本利润率是一年中的利润总额同成本总额的比率,反映每花费一元成本所创造的利润量。由于它不能反映全部生产资金的利用成果,又常使用资金利润率指标,即核算企业年利润总额与年资金占用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占用每一元资金所创造的利润量。此外还有产值利润率、每亩土地或每个劳动力利润率的核算等。
  农业投资和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见农业投资、农业技术经济学。
  核算方法   经济核算通过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等方法进行。会计核算是用货币形式,通过记账和算账来反映、监督农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方法。统计核算是应用各种量度指标、对大量的或个别典型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业务核算是对企业的个别作业环节进行的观察和计量,用以反映和研究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此外,农业企业还常以核算资料为依据,进行各种经济分析等。
  经济核算制   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部门对全民所有制国营农业企业的一种管理制度,它规定农业企业的经济责任、经济权限和经济利益。由于国营农业企业生产资料属全民所有,生产成果原则上由国家支配,而企业又是独立的商品生产单位,因此需要按统一领导、独立经营的原则,实行经济核算制,在筹供资金、安排收支、分配收益等方面合理处理国家同企业以及职工之间的经济关系。农业经济核算制的原则和内容主要包括:①国营农业企业对国家规定的生产任务的完成、各种资金的使用和经营成果的取得承担经济责任;②国营农业企业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有独立经营权,包括计划制订权、物资购销权、财务收支权和劳动调配权;企业需以自己的销售收入补偿生产消耗,取得赢利,并贯彻物质利益原则,使企业和职工从经济利益上关心生产经营的经济效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4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