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丁善德 |
释义 | Ding Shande 丁善德(1911~ )(卷名:音乐 舞蹈) ![]() 1947年10月,丁善德赴法国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从师于N.布朗热和A.奥涅格等。留法期间的主要作品有:钢琴曲《序曲三首》和《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用长笛助奏的女高音独唱曲《神秘的笛音》,以及管弦乐《新中国交响组曲》等。这些作品一方面表达了作者怀念和热爱祖国的深情,另一方面显示了他细腻、凝练的创作风格,尤其是在将复调技法和民族风格的结合上,作了有益的尝试。 1949年9月丁善德归国,执教于上海音乐学院,任理论作曲系教授兼系主任,先后开设单对位、复对位、赋格、配器、曲式与作曲等课程,曾陆续编写出《单对位法》、《复对位法》和《赋格写作技术》等教材。他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后,培养出了不少钢琴、作曲人才。1956年,丁善德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并先后担任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他多次出国访问,担任过R.舒曼国际比赛、第 6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以及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音乐比赛的评委。他在教学和社会活动的同时,仍继续从事音乐创作,作有一批艺术歌曲、民歌改编曲和钢琴曲,以及大合唱《黄浦江颂》等。此外还为儿童影片《小梅的梦》、动画片《神笔》、《夸口的青蛙》等作曲。他的艺术歌曲富于民族特色,钢琴织体写得细致、生动;他的民歌改编曲,在保持民歌原作基本风格的基础上,以生动的笔触,丰富和加深了民歌艺术表现力。他以热情歌颂新中国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钢琴曲,在创作手法上大胆新颖,具有新的时代气息,其中《新疆舞曲》第1、2号,曾被改编为管弦乐曲。1959~1961年间,丁善德创作了《长征交响曲》,乐曲结构严谨,手法新颖,得到国内外音乐界很高评价。1983年以来,他还作有《交响序曲》等作品。 此外,丁善德还在报刊和音乐杂志上发表了数十篇文章。其中包括一些阐述自己的创作经验,以及对中国音乐发展问题进行探讨的音乐论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