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因皮里尔灌区 |
释义 | Yinpili’er Guanqu 因皮里尔灌区(卷名:水利) Imperial Irrigation District 美国西南干旱地区历史较长,面积较大,以暗管排水工程著名的灌区。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接近美(国)墨(西哥)边境处。灌溉面积约18万公顷,加上其他农业供水面积,共约20万公顷。气候干热,年平均降雨量为72mm,气温最高达48.3℃(7月),最低-8.9℃(1月)。灌区土壤质地较重,有的在地面以下2~3m处出现粘土层,有的全剖面为粘土。由于土壤、地下水及灌溉水均含有盐分,灌区土地存在有盐碱化威胁。因此,开垦改良盐碱地,建立灌溉农业,成为因皮里尔灌区的主要任务。 早在1901年,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即着手开发这一干热地区。先沿美墨边界线以北引科罗拉多河水,后改沿边界线以南经墨西哥境内引科罗拉多河水。几经挫折,1911年因皮里尔河谷始建立起一个包括20万公顷灌溉面积的灌区管理机构。随着1936年胡佛坝建成及1938年全美灌溉渠的通水,这个灌区开始正常引取科罗拉多河水灌溉,变沙漠为绿洲。 灌区作物以苜蓿及小麦为主,其次为棉花、蔬菜及水果等,每年2~3熟,并有6000多公顷农田轮休。灌溉渠道及排水沟道总长5150km,约各占半数。排水暗管总长约42000km,大多为田间排水网,少数为集水管道。排水出路为盐海。田间暗管间距为15~75m,平均为37m。管材大部为混凝土,管径一般在100mm以上。1969年首次采用无沟铺管机铺设波纹塑料管,管径75~100mm。灌区排水面积约占灌溉面积的90%。全灌区共有支渠分水闸将近 500座,斗渠分水闸约5600座,混凝土衬砌渠道共长1300km,占固定渠道长度的50%左右。 科罗拉多河水到达因皮尔里灌区时, 含盐量达950mg/L。每年引入灌区的水量约35亿m3,其内含盐约330万t。为保持灌区盐量平衡,防止灌溉土地次生盐碱化,必须加强排水排盐。据长期观测计算结果,1949年以来,除局部土地有盐分积累外,全灌区总的趋势是盐量排出超过输入。但是,由于灌区用水量较大,易招致地下水位升高,与次生盐碱化作斗争仍是灌区的长期任务。 灌区管理组织由用水户组成。全灌区 5个分区各选出代表1人成立理事会;理事会下设4个处,并选出总经理 1人主持工程维修养护及灌区经营管理工作。该灌区既售水,又售电(全美灌溉渠跌水发电、灌区自办火力发电及从区外输入的电力,共50多万kW),并以售电收入补贴售水收入(水价低廉),保证灌区的良好运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