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全真道
释义 Quanzhendao
全真道(卷名:宗教)
  道教教派。亦称全真教或全真派。金初创立。因创始人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自题所居庵为全真堂,凡入道者皆称全真道士而得名。该派汲取儒、释部分思想,声称三教同流,主张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孝经》为主要经典,教人“孝谨纯一”和“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早期以个人隐居潜修为主,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术。
  全真道认为清静无为乃修道之本,除情去欲,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存真,识心见性。该派注重修炼“性命”,认为“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气神相结,谓之神仙”。主张修道者必须出家,并忍耻含垢,苦己利人,戒杀戒色,节饮食,少睡眠。《金莲正宗记》称该教“以柔弱谦下为表,以清静虚无为内,以九还七返(按指炼内丹──引者)为实,以千变万化为权”。王重阳死后,其弟子马钰等七人分别在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继续传道,创遇仙、南无、随山、龙门、嵛山、华山、清静七派(见北七真),但教旨和修炼方式,大致相似。
  元太祖十五至十八年(1220~1223)间,邱处机应诏赴西域大雪山谒见元太祖,受到礼遇,命其掌管道教,在各地大建宫观,全真道进入全盛时期。在发展中,因不断侵占佛教寺院,宣传“老子化胡”之说,引起僧人不满,而导致元宪宗八年(1258)的僧道大辩论。结果全真道失败。宪宗诏令全真道归还侵占的寺院200余处,又令道士落发,焚毁《老子化胡经》及其雕版。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僧道再次进行辩论,全真道又以失败告终,诏令除《道德经》外,其他道经尽行焚毁,全真道遭到沉重打击。元成宗时,禁令渐松,全真道又见恢复。明代朝廷重视正一道,全真道相对削弱。入清以后更为衰落。
  现存全真道的早期史料较多,《正统道藏》收有王重阳以及北七真的著作,教史有秦志安的《金莲正宗记》、李道谦的《七真年谱》、《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甘水仙源录》等。但后期的史料较少。清人陈铭珪的《长春道教源流》和今人陈垣的《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对全真道的历史作了一些考证和论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