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冯玉祥
释义 Feng Yuxiang
冯玉祥(1882~1948)(卷名:中国历史)

  民国时期爱国将领。原名基善,字焕章。安徽省巢县人。1882年11月 6日(清光绪八年九月二十六)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冯有茂为淮军下级军官。冯玉祥清末入淮军当兵,后投北洋军,历任营、团、旅、师长。后升任河南督军及陆军检阅使等职。因痛恨外国列强侵略,不满清廷腐败,曾先后策谋滦州起义,讨伐张勋复辟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驱逐清逊帝溥仪出宫。他毅然脱离直系军阀,改所部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并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国家大计。不久,迫于奉、皖两系军阀的压力,赴张家口任西北边防督办,将第一军改称暂编西北陆军。1926年秋自苏联考察回国,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整顿队伍,在绥远五原誓师,就任国民军联军(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宣布所部集体加入中国国民党,并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出兵潼关,会师中原。1927年一度参与蒋介石、汪精卫的“清共”活动。次年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因军队编遣等问题,与蒋介石发生利害冲突,于1930年联合阎锡山、李宗仁等举兵反蒋,爆发中原大战,失败后下野,所部被蒋收编(见蒋阎冯大战)。
  “九·一八”事变后,冯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积极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3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与吉鸿昌、方振武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率部收复察东北多伦等四县。将日军驱逐出察境。蒋介石反诬其“破坏整个国策”,并派重兵包围威逼,冯被迫辞职,隐居泰山。1936年初,以蒋介石答应抗日为条件,出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次年2月与宋庆龄、何香凝等向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恢复孙中山先生手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提案,经大会讨论通过。抗日战争爆发后,相继任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不久被蒋介石排挤被迫离职,但仍多方奔走,呼吁团结抗战。他申讨汪精卫等亲日派投降卖国罪行,痛斥国民党反动派迫害抗日青年、制造反共摩擦。
  1946年以“水利考察专使”名义出访美国,在美发表演说,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反对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打内战。1947年5月,发表《告全国同胞书》,强烈谴责国民党当局迫害青年学生,要求立即停止内战,组织真正的联合政府。11月,冯玉祥在纽约组织成立旅美中国和平民主联盟。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冯被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兼政治委员会主席。是年7月应中国共产党邀请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于9月1日因所搭轮船经黑海时失火,不幸遇难。1953年10月,冯的骨灰被安葬在泰山脚下。著有《我的生活》、《我所认识的蒋介石》、《冯玉祥日记》、《冯焕章演讲集》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3: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