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近代农业生产 |
释义 | Zhongguo jindɑi nongye shengchɑn 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卷名:经济学)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modern China 指中国从清代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农业生产。 农业是这一时期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均达80~90%。这一时期的中国农业仍是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租佃关系为基础、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以畜力和手工工具为劳动手段的个体小农生产。产品主要供生产者直接消费和交纳地租,商品率甚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微弱,在整个农业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 耕地面积和经营规模 鸦片战争后的整个近代时期,中国耕地面积缺乏精确统计。在太平天国战争爆发(1850)后20余年间,土地一度大量荒芜。虽然这一期间东北、热河、内蒙古和台湾的土地开垦加速,仍未改变全国耕地面积下降的趋势。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恢复到太平天国起义前的水平。据估计,1910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4.6亿亩,人均3.95亩。到1949年,全国有耕地14.7亿亩(缺西藏),约占全国(含西藏)土地面积的10.2%。绝大部分耕地集中在冀、鲁、豫、晋、苏、浙、皖、湘、鄂、赣、闽、粤、桂、川、云、贵、陕、甘、辽、吉、黑、热、台等23省。这些省份的土地面积占全国52.2%,耕地占全国94%。察哈尔、绥远、宁夏、青海、西康、新疆6省,土地面积占全国38.6%,而耕地仅占全国6%。 近代中国,地权集中,但土地使用分散,经营规模狭小。田场面积因地区和农户而异。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多为5~15亩,黄淮流域10~30亩,西北和东北地区30~50亩。从全国范围看,多在10~20亩上下。富农和经营地主的田场面积稍大,前者为50~200亩,后者最高可达五六百亩乃至数千亩,但为数不多。20世纪后,田场面积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据对16省55个地区的调查,农户稻麦平均耕作面积,1890年为20.3亩,1910年降至15.9亩,1933年更降至13.8亩。 作物和产量 作物可大体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三大类。 粮食作物 包括稻、麦、小米、玉米、高粱、豆类、甘薯以及其他杂粮。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水稻为主,小麦、甘薯、玉米、高粱、豆类为辅;黄淮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以小麦、玉米、高粱、小米为主,甘薯、豆类、稻子为辅。20世纪初年以后,北方的水稻和南方的小麦种植有所推广。在粮食生产结构中,稻谷种植面积约占30%,小麦、杂粮约各占25%,其余为豆类及甘薯。粮食种植总面积,近代前期约占全国耕地的90%,20世纪二三十年代,约占80%。粮食平均亩产为200~250斤左右,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年产粮约1500~2000斤,全国粮食总产量约为2000亿~2500亿斤,人均粮食约 500~600斤。近代粮食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 经济作物 主要包括蚕桑、棉花、麻类等纺织原料,大豆、花生、芝麻、油菜籽、油茶、油桐等油料,蓝靛等染料,以及烟、茶、糖(甘蔗、甜菜)、药材等四类作物。20世纪30年代以前,大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并在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蚕桑分家蚕、柞蚕两种,前者产于江、浙、粤、川,后者产于鲁、豫、辽。30年代以前,除上述老区继续扩大外,在皖、赣、晋、鄂、云、贵、桂等省还发展起来一批新蚕桑区。30年代后逐渐衰落。棉花的栽培,近代时期继续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扩展,由零星的自给性种植向专业的商品性种植发展,苏、浙、皖、赣、湘、鄂、川、冀、鲁、豫、陕是最重要的产棉省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约2000万~3000万亩,年产量1000万~2000万担,平均亩产30~50斤。大豆既是城乡人民的主要蛋白食品,又是北方地区重要的油料作物。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20世纪初曾占世界产量的80%左右。各地均有种植,但将近一半集中在东北。在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期间,大豆产量下降了11%。花生栽培原限于闽、粤,近代逐渐向北方地区推广。20世纪初,鲁、豫、冀三省的花生种植面积约占全国1/3至1/2。芝麻主要集中于豫、鄂、皖、苏、赣五省。油菜籽、油茶和油桐主要产于南方各省。蓝靛的种植原来相当广泛,19世纪末叶以后,外国染料倾销,遂致衰落。烟草种植集中于闽、粤、湘、赣、鄂、川、豫、皖、苏、鲁、辽、吉诸省。茶叶主要产于闽、台、粤、湘、鄂、赣、浙、皖、云、川诸省。糖蔗产于粤、闽、台、川诸省。近代初期,茶、蔗种植一度迅速扩张。19世纪80年代以后,因外国产品竞销日烈,一蹶不振。在南方糖蔗衰落的同时,东北开始种植甜菜,并有所发展。 园艺作物 包括果树、蔬菜和花卉三类。在1840年以后的整个近代时期,随着工业、城镇和贸易的发展,闽粤地区的荔枝、柑橘,北方的苹果、葡萄、梨、枣、杏等果树栽培,口岸、城镇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的蔬菜种植,均有较大发展,并出现了少量资本主义经营的果园、菜园和花圃。干鲜果品对外输出亦有所增加。不过在大部分地区,园艺作物的栽培仍然限于宅旁田畔,在整个农业生产中不占重要地位。 畜牧业和养殖业 中国近代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和养殖业,除内蒙、西北和西藏等牧区外,一般仅以家庭副业的形式存在。农户的畜禽饲养数,马、牛、驴、骡等役畜,每百户约70头,猪、羊等肉畜,每户近一头,鸡、鸭、鹅等家禽,每户约四只。甲午战争后,城镇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的乳牛、肉用牛以及猪、鸡、鸭、鹅的商业性饲养有所发展,但其副业地位基本没有改变。相反,由于自然灾害和战争破坏(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损失的大牲畜即达1400万头),农业区的役畜和食用畜禽的数量日益减少。牧区的草场也有的被开垦或沙化,畜牧业不断缩小。全国农业有进一步向单一种植业发展的趋势。 水利灌溉和耕作技术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历来为官府和农民所重视。近代的水利灌溉,仅局部地区有所改善和发展。在北方某些稻麦和经济作物种植区,有小型水利工程的修建或井灌的推广,江南局部地区试用机灌和电灌。但从全国范围看,统治者根本不讲求水利,款项被贪污挪用,水利设施长年失修,或直接遭受人为的破坏。到处河流淤塞,堤坝毁坏,塘堰坍漏,以致旱无所蓄,涝无所泄,丰歉一任天时,水旱灾害日益频繁、严重。 耕作技术方面,中国农业虽属集约型,讲求精耕细作,但工具落后,技术保守。在半殖民地条件下,中国农业一方面被卷入世界市场,出现了某些农产品的高度商品化;另一方面在装备和技术上并无重大变革。虽有少量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的输入、制造或租赁,但仅限于农业科研实验单位和少数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或富裕农民使用,无助于整个农业技术装备的改善。相反,不少地区役畜减少,被迫以人力代替畜力,肥料和大型农具短缺,以致地力耗竭,收成下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