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近代棉纺织业 |
释义 | Zhongguo jindɑi miɑnfɑngzhiye 中国近代棉纺织业(卷名:经济学)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in modern China 指从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在中国设立的机器棉纺织业。 从清末到中华民国初期 中国机器棉纺织业开始酝酿于19世纪70年代后半期。但第一家棉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直到1890年才投产。该厂集资40万两,拥有纱锭35000枚,布机530台。可惜在投产后三年左右,毁于大火。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筹建湖北织布局,于1892年底投产。上海尚建有3家纺织厂,即华新纺织新局(1891)、华盛纺织总局(1894)和裕源纱厂(1894)。到1894年甲午战争前全国已开车的机器设备计有纱锭12.9万余锭,布机1800台。这反映了中国棉纺织业创建时期的状况。 甲午战争后,棉纺织业利润优厚,刺激了这一行业的发展。1895~1899年五年中分别在上海、宁波、无锡、苏州、杭州、萧山、南通等地增设了10家棉纺织厂,18.8万枚纱锭,形成中国棉纺织业第一次设厂高潮。著名的业勤纱厂、大生纱厂等就是在这一时期中建立的。 但是,外国资本势力凭借马关条约特权,迅速侵入这一行业。在1897年一年中,上海出现了4家外资棉纺织厂,分属英、美、德三国所有。资本总计405万余两,纱锭16万枚。 20世纪初,列强加紧对华侵略。1902年又有日本三井洋行收买华厂楔入上海棉纺织业。在英、美、德、日四国势力交相抢夺的情势下,1900~1904年五年中,华资棉纺织厂竟无一家成立。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棉纺织业也在原有基础上稍有进展。1905~1908年四年中,分布在苏、浙、豫及上海的新建棉纺织厂8家,共有资本534万元,纺锭12.9万余枚。但是面临外资兼并和压迫的处境,中国棉纺织业经营的困难有增无已。创业于1895年的大纯纱厂到1908年为日本资本所兼并;1907年以中日合资开办的上海九成纱厂,开业不久便为日资所吞并。其他华商各厂也屡经改组。据不完全统计,在1905年以后的六年中,新旧华资纱厂的改组、出租和出售的达 8家、11次之多。这表明了中国棉纺织业在兴起阶段遭到外国侵略势力的威胁,处于艰难的地位。截至中华民国建立后的1913年,全国还只有纱锭484192枚,布机2016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外国棉纺织品输入减少,欧洲各国在华纱厂也无力增加投资,中国市场上纱布价格猛升,原来处于维持状态的旧有纱厂,如无锡振新、宁波和丰、江阴利用、天津裕元及华新、南通大生等厂在战争期中都获得了高额利润,年年扩充并增设新厂。1914~1922年九年内,纯由民族资本设立的纺织厂达54家,反映了中国棉纺织工业的初步发展。若干大型纱厂如上海申新、永安、厚生,天津华新、恒源、北洋和武昌裕华等厂都是在这一时期创办的。但这一时期日本棉业托拉斯却乘虚而入,仅1921~1922两年间,日本在上海、青岛两地,便设立了15家棉纺织厂,纺锭总数增加近30万枚,新增布机1500台。日本资本尽力楔入一些新设的和资金周转发生困难的华商纺织厂,以致这一时期与日本垄断资本发生借款关系的华资厂达13家,其中有 7家因无力偿债而为日资所兼并。所以,到20世纪20年代,一度出现的建立纱厂的热潮随之消逝。 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运动,抵制外货是群众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棉纺织业的发展有所刺激,在其后的三年中,华资纺织厂增至73家,已开工纱锭达201万余枚,布机1.2万台。但同期中,外资纱厂的倾轧日益严重,其中日本资本的膨胀最为明显。截至1936年,在棉纺织业最集中的上海,共有纺织厂65家,其中华厂31家,日厂30家;共有纱锭266.7万余枚,华厂为111.4万枚,占41.8%,日厂为133.1万余枚,占49.9%;共有布机30058台,华厂为8754台,占29.1%,日厂为17283台,占57.5%。这表明日本资本在上海棉纺织业中居于绝对优势。1936年,全国棉纺织业共有纱锭5102796枚,其中外资纱厂纱锭为2356404枚,占46.2%;共有线锭532270枚,外资线锭为358954枚,占67.4%;全国布机共有58439台,外资布机为32936台,占56.4%。 抗日战争期间及战后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战火波及地区棉纺织业损失奇重。据统计,上海、常州、无锡华商纱厂纱锭遭直接破坏的达52.2万余枚,布机达6000余台。武汉、沙市、郑州一带棉纺织厂历尽颠沛,内迁川、陕等地。据国民党政府经济部工矿调查处统计:至1939年3月止,迁到后方的纺织厂共有59家,大部分是小型织布厂,而大中型棉纺织厂只有九家,计有纱锭15.9万枚,布机800台。战时后方购置大型纱机设备十分困难,新增的纺织厂多是拥有2000枚纱锭的小厂。国民党政府采取严格的统制政策,实行纱布统购统销、代纺代织,而统购统销所规定的官价远低于市价,代纺代织的工缴又远在成本之下,加之苛捐杂税,通货恶性膨胀,使民族棉纺织厂难以维持,不得不相继减产停工。据统计,1942年,后方大型纱厂虽有30余万枚纱锭,但开工运转的只有17.6万枚。 沦陷区棉纺织业的处境更为困难,它完全被日本侵略者控制,华资棉纺织厂开工者不多。日本是一个产棉不足的国家,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从美国和印度输入棉花的来源断绝,华棉遂成了日本本土亟需的资源。在沦陷区,原棉和动力的供应十分缺乏,迫使各大型纺织厂停工。1943年,南京、上海一带遂出现了一些拥纱锭一二千枚的小型纱厂,以适应社会需要。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收了日本在上海、天津、青岛和东北等地经营的棉、毛、麻、绢工厂及印染、轧花、打包等附属工厂85家,并在这些厂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成为拥有纱锭近180万锭的庞大的官僚资本企业。但是,纺建公司所属各厂生产效率奇低,它的纱锭和织机的运转数额在1946年平均不到半数,最低时只有19%(纱锭)和14%(织机)。每月产纱率只达标准产纱率的37%,比抗战后华商纱厂的平均产纱率还要低57%。至于民营纺织厂,在国民党政府假借“平抑物价”的名义下,所需原棉和所产成品均受到严格的控制,以致各民营棉纺织厂原料供应严重不足,而在通货恶性膨胀的影响下,成本高昂,亏损严重,不得不停工减产。 历史表明,近代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历程是非常坎坷的。它在初创时期历尽外国侵略势力的倾轧,几经起伏,得到了一点微弱的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袭击,迫使它在萧条中挣扎,而40年代的战争破坏和战后官僚资本的摧残,终于使棉纺织业这个非常有发展前途的行业陷入了空前危机的地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