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冷浸田排水
释义 lengjintian paishui
冷浸田排水(卷名:水利)
drainage of cold water soaked field
  治理冷浸田的排水措施。冷浸田是山丘区冲垄田长期受冷水浸渍,土温终年较低的低产水稻田。它是在日照时数少,土壤吸收热量低,受地下冷泉和山垄冷水串灌等气候、地形、水文地质等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冷浸田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的山丘区。它的主要特征是:土温低,比一般非冷浸田低5~9℃;土壤结构差,土层深软稀烂;有机质分解缓慢,含大量有机酸,有效养分少;在嫌气性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沼气、低价铁等有毒物质。水稻处于此种土壤环境下,发根少,黑根多,回青慢,不发稞,茎叶枯黄,穗小粒疏,结实粒低,秕粒多,致使无法高产。
  拦截山洪,排除渍水是治理冷浸田的根本措施。冷浸田多沿冲地分布,地表水和地下水多来自山沟和山坡,汇集至冲地。根据这一特点,采取两项排水工程措施:①沿着山麓,环绕冲地开沟,并通向溪河,导至容泄区。②在冲地中开挖田间排水网(一般均为明沟排水网)。其规格布局可视地形、冲地的大小、设计径流和作物对地下水的要求等确定。在有条件的地方,田间固定明沟可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暗管代替,临时性排水沟亦可用鼠道代替。环山沟与田间排水网相结合,形成一个冷浸田排水体系,既可拦截山洪,又能有效地排除地面水和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从而提高土壤温度,改善土壤通透性,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合理灌溉、杜绝串灌,适时晒田,亦有助于改造冷浸田。
  改造冷浸田的农业技术措施有:①增施腐熟有机肥;②施用磷肥;③冬耕晒垡,合理轮作;④掺砂、施加石灰、石膏等。这些措施均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改良土壤结构,加速肥料分解,提高有效养分,增加土壤温度,是综合治理冷浸田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