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宴席曲
释义 yɑnxiqu
宴席曲(卷名:戏曲 曲艺)
  回族人民的说唱艺术。流传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回族人民聚居的地区。“宴席”是当地方言对婚礼的别称,宴席曲是回族人民在举行婚礼时邀请民间歌手前来演唱的说唱曲调,因以得名。回族结婚时“宴席三天无大小”,婚礼之夜亲友来闹新房,大家围聚在院子里,请歌手尽情演唱,兴尽方散。这种习俗自古相传,兴起年代已不可考。
  宴席曲的演唱形式,有独唱,也有齐唱。另外,在青海省民和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等地还有采取简单的化妆并伴以舞蹈动作的演唱形式。舞蹈动作几乎都是拳术所用的名称,如“三道步”、“黑鹰展翅”、“鹞子翻身”等,反映了当地回族人民的尚武风气。宴席曲的曲调,一般是一词一调,如〔青青马儿调〕、〔山里的松柏调〕、〔娘吩咐调〕等。有些曲目由于在流传中不断变化发展,也有一词多曲的,如《虎狼马》等曲目就有五个不同的曲调。宴席曲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两种:一种以叙事体来咏唱一个故事,如《方四娘》、《送兵》、《虎狼马》等;一种以四季、五更、十二个月的景物变化为起兴,来咏唱一定内容,如《莫奈何》、《黄菊花》、《高大人领兵》等。宴席曲的很多曲目反映了旧时代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劳动人民由于内外战乱造成的妻离子散、悲欢离合的情景,以及控诉封建买卖婚姻制度的罪恶等内容。另外,回族人民的礼仪风俗和道德观念等也被编成曲词,代代传唱。宴席曲中也有《白娘子》、《孟姜女》、《昭君娘娘过北番》一类曲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古老的宴席曲焕发了青春,除去在民间婚礼上演唱外,还被搬上舞台演唱,并有了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曲目,如《三杯酒》、《我身背上新三八》、《共产党撒下了幸福种》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