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哲学的贫困
释义 Zhexue de Pinkun
《哲学的贫困》(卷名:经济学)
Misère de la philosophie
  K.马克思于19世纪40年代反对小资产阶级思想家P.-J.蒲鲁东的主要著作。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本书全名为《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1847年用法文写成,同年7月在巴黎和布鲁塞尔以单行本出版。


  历史背景  蒲鲁东在1846年出版了《经济矛盾的体系,或贫困的哲学》一书,提出一套荒谬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来为自己的改良主义路线进行理论论证。他竭力鼓吹阶级调和,反对工人组织工会和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他在工人中散布一种幻想,似乎在保存资本主义和它产生的基础──商品生产的条件下,通过废除货币或者说把一切商品都变成货币的办法,就能消除资本主义的一切弊病。蒲鲁东思想对法国工人以及在巴黎的德国流亡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蒲鲁东主义成为当时最流行的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写作本书的直接动机,就是为了批判蒲鲁东主义,传播科学共产主义。
  主要内容  本书共两章:第一章批判蒲鲁东理论体系的基石──“构成价值”论。马克思指出蒲鲁东所宣扬的只要实现了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等价交换,就可以使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理论,是对D.李嘉图理论的乌托邦式的解释,纯属幻想。等价原则的实现不仅不能保证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相反它注定要使工人遭受资本主义的奴役。在探索蒲鲁东思想的渊源时,马克思依据生产形式决定交换形式的原理,分析了以J.F.布雷(1809~1895)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平均主义地”应用李嘉图理论的错误,证明企图在资本主义关系的范围内消除资本主义弊病的任何计划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第二章批判蒲鲁东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指出,蒲鲁东崇拜G.W.F.黑格尔(1770~1831)的唯心主义,认为现实社会的改变能够通过思维范畴的改变来实现,同时又歪曲黑格尔的辩证法并使之庸俗化,把范畴分为好坏两个方面,企图保存好的方面,消除坏的方面。马克思批评说:“两个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谁要给自己提出消除坏的方面的任务,就是立即使辩证运动终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46页)。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是小资产者社会主义的法典。本书不仅批判了蒲鲁东主义的理论,同时也是对整个资产阶级哲学和经济学的有力批判。
  在本书的最后一节,马克思针对蒲鲁东反对工人进行革命斗争的谬论,提出了社会进化只能通过政治革命来实现的观点,表述了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统一的重要原理,规定了无产阶级为准备未来的决战而进行长期斗争所必须实行的策略和纲领。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发展  本书在经济理论上取得的重大成果,首先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科学地规定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本书把经济范畴理解为人类生产方面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从而确定了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本书依据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决定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观点,论证了经济范畴的历史性,确定了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政治经济学不仅要研究生产怎样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而且要研究这些关系本身是怎样产生的。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对象和经济范畴的科学阐述,从根本上否定了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视为永恒的自然形态并把反映这一关系的经济范畴视为永恒范畴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开始了政治经济学中的革命变革。
  本书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作了广泛的探讨。马克思以大量篇幅论述了资本主义的一般特征,它的历史道路、产生的前提、发展的形式和趋势,分析了价值、货币、利润、地租、工资以及竞争、垄断等重要范畴。这些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质,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依据。
  在本书中,马克思第一次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区分出“古典派”,肯定了这个学派的理论成就,特别是确认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明确了这一理论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联系的基础;并由此出发,在利润形态上考察了剩余价值,明确了剩余价值从哪里产生的问题。这是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研究政治经济学所取得的决定性的进展。不过,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尚处在形成过程中,还没能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交换,说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趋势,因而对于剩余价值的产生还没能作出科学的说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宏伟大厦──《资本论》,是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而最终落成的,本书为此奠定了初步的基础。马克思晚年在回顾自己的理论形成过程时曾说,在《哲学的贫困》中“还处于萌芽状态的东西,经过二十年的研究之后,变成了理论,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发挥”(同前,第19卷,第248页)。
  参考书目
 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的信(1846年12月28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马克思:《论蒲鲁东(给约·巴·施韦泽的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