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印欧语系
释义 yin’ou yuxi
印欧语系(卷名:民族)
Indo-European family
  按谱系分类法划分的语系之一。印度—欧罗巴语系的简称,又名“印度—日尔曼语系”。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吉克语和俄罗斯族使用的俄罗斯语属于此语系。 使用这个语系语言的人主要居住在欧洲、 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亚洲南部和西部、非洲南部,总人口在19亿以上。此语系分东、西两个语群。
  东部语群  现有6个语族。
  印度语族  包括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尼泊尔语、阿萨姆语、克什米尔语等10余种语言。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使用。古代印度的梵语也属于此语族。
  伊朗语族  包括塔吉克语、波斯语、普什图语、俾路支语、库尔德语、塔特语、奥塞梯语等。其中塔吉克语在新疆使用,其他语言在伊朗、 阿富汗、 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拉克等国使用。
  达尔迪语族  有两种语言:一种是达尔迪语,在阿富汗东部和印度、巴基斯坦同阿富汗毗连地带使用;一种是吉普赛语,公元初期使用这种语言的人西移欧洲。有人认为,达尔迪不是独立的语族,而是印度语族的一支。
  亚美尼亚语族  只有亚美尼亚语,在苏联高加索以及小亚细亚使用。
  斯拉夫语族  包括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保加利亚语等,在苏联、波兰、捷克、南斯拉夫、保加利亚使用。
  波罗的语族  包括苏联立陶宛语和拉脱维亚语。
  在古代,东部语群还有安纳托利亚语族和吐火罗语族。前者曾在小亚细亚使用,公元前不久即已消亡,以有楔形文字而知名的赫梯语就是这个语族的一种语言。后者曾在中国的新疆使用,公元9世纪以后消亡。
  西部语群  分4个语族。
  希腊语族  只有希腊语,在希腊和邻近岛屿使用。
  拉丁语族  又名罗曼语族。包括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在意大利、罗马尼亚、法国、比利时、瑞士、卢森堡、加拿大、西班牙、葡萄牙和非洲、拉丁美洲使用。
  克尔特语族  公元前11世纪时使用甚广,公元 5世纪消亡的高卢语即属于这个语族。现在这个语族包括布列塔尼语、威尔士语、盖尔语(或称苏格兰盖尔语)、爱尔兰语。在布列塔尼半岛、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使用。
  日耳曼语族  包括瑞典语、丹麦语、挪威语、冰岛语、德语、荷兰语、佛拉芒语、英语等。在瑞典、丹麦、挪威、冰岛、德国、荷兰、比利时、瑞士、英国、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南部使用。历史上的峨特语属于这个语族的东支,公元初期已消失。
  印欧语系的特点  ①语音方面,塞音较多,并分清浊,如p、t、k;b、d、g擦音较少。半元音和浊流音如w、y、r、l、m、n既可以作辅音,也可自成音节,如梵文作“父亲”讲的名词主格复数是pitaras,宾格复数是pitrn。②语法方面,名词有性、数、格的屈折变化,动词有人称、 数、 式、体、时态的屈折变化。一般说来,此语系所有语言都是由高度屈折向低度屈折发展,语法关系逐渐用词序和虚词表示。例如,英语和拉丁语族的语言,名词已经没有格的屈折变化。③词汇方面,虽然有一部分单音词,但因极富派生性,复音词占绝大多数。印欧语系各语言有共同的数词。农家常用词也有一批同源的。如作“牛”讲的词:梵语是gāus,亚美尼亚语是kov,拉脱维亚语是govs,希腊语是bo▇s(希腊语b=梵语g),英语是cow,从这些词可构拟一个原始印欧语的gWous。
  印欧语系的建立  18世纪末,英国东方学家W.琼斯爵士注意到梵文与希腊文、 峨特语、 克尔特语的亲缘关系。这引起欧洲学者的极大兴趣,他们从而致力于建立印欧语系的各个语族。1816年出版了德国语言学家F.博普撰写的《梵语动词变位法》,在此书中讨论了梵语、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中动词的屈折词尾。1818年丹麦语言学家R.K.拉斯克在他的题为《古斯堪的纳维亚语或冰岛语源流的研究》一文中指出,日耳曼诸语言的词在语音方面和其他印欧语如斯拉夫语、波罗的语、希腊语、拉丁语的词存在着对应关系。1819年德国语言学家J.格里姆撰写的 《德语语法》 出版,此书实际是日耳曼语族诸语言的比较语法。1822年该书再版时,格里姆就日耳曼语和其他印欧语之间的辅音对应作了系统的阐述。 此后,这些对应关系被学者们称为 “格里姆定律”。1833年博普发表了印欧语比较语法的综合性论述。1833到1836年间,德国语言学家A.F.波特在他的《词源探讨》中,主张要得到某个语言形式的词源,必须找到该语言里较古的形式,而且还要找到各亲属语言里的形式,这些亲属语言里的形式则是同一母语形式的变体。现代印欧语词源学,大部分应归功于波特的研究。到 1860年左右, 欧洲语言学家对印欧语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1861~1862年德国语言学家A.施莱克尔撰写的《印欧语比较语法概论》问世,使他取代了博普的地位。1886~1893年德国语言学家F.K.布鲁格曼和B.代尔布吕克所撰写的《印欧语比较语法纲要》一书出版,共 5卷。前两卷又由布鲁格曼修订出版 (1897~1916)。 它是一部很重要的巨著。对印欧语系各语族的研究值得重视的著作还有德国语言学家 F.C.迪茨的 《罗曼语语法》(1836~1844),《罗曼语词源词典》(1853),J.K.采乌斯的 《克尔特语语法》(1853),F.X.von米克洛希许的《斯拉夫语比较语法》(1852~1875)。
  印欧语系的文献  早期的有公元前 6世纪希腊诗人荷马的史诗,公元前 5世纪波斯帝国统治者大流士一世的碑铭,公元前 4世纪印度巴尼尼的《梵文文法》。另外,还有20世纪初(1906~1909)在土耳其发掘出来的安纳托利亚语族的楔形文字材料,据考证这些材料的年代是公元前1600~前1200年,应是印欧语系最早的语言资料。
  参考书目
 Leonard Bloomfield, Languɑge,Henry Hold and Company, New York,1933.
 Ferdinand de Saussure, Cours de Linɡuistique Generɑle, Payot, Paris,1949.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