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现实主义 |
释义 | xinxiɑnshizhuyi 新现实主义(卷名:电影) neo-realismo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出现的重要电影流派,批判现实主义的一种新形式。新现实主义是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产物,它反映了进步的电影工作者致力于民主改革的要求。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历史,一般从1945年R.罗西里尼拍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算起,然而它的孕育期却早在战争时期便已开始,并且渊源还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意大利真实主义文学。1939~1942年期间,后来成为新现实主义著名导演的V.德·西卡、L.维斯康蒂、C.利萨尼、M.安东尼奥尼、A.彼特朗吉里及电影理论家G.阿里斯泰戈等人在电影杂志《白与黑》和《电影》上经常发表有关电影理论和美学方面的文章,他们的论述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原则奠定了理论基础。当时罗马的电影实验中心领导人U.巴巴罗、L.契阿里尼也通过教学、评论和编辑出版等活动给予了支持。同时,40年代出现的《沉沦》(1942,导演维斯康蒂)、《云中四步曲》(1942,导演A.勃拉塞蒂、《孩子们在注视我们》(1943,导演德·西卡)等反社会习俗影片都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诞生做了准备。而新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则由C.柴伐蒂尼在他的文章中做了阐述。新现实主义追求的是生活真实,要求表现意大利人民饱经战争的痛苦和生活中的苦难,谴责社会中的不公正。 1945年,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的问世,成为新现实主义的宣言书。这部作品反映了意大利人民在与法西斯进行斗争中的团结精神。翌年,他又拍摄了《游击队》,A.维加诺执导了《太阳还将升起》,勃拉塞蒂拍摄了《生活中的一天》,A.拉都达导演了《匪徒》(1946)。 这些影片的主人公或是抵抗运动的反法西斯战士,或是游击队员。影片描述了他们的生活和斗争,同情他们的艰难和困苦,揭示他们的优秀品质。 当抵抗运动成为过去,人民所渴望和争取的自由、民主、进步社会化为泡影时,新现实主义的电影工作者把视线集中到普通老百姓的辛酸生活,揭露社会的不平等,描述人民的贫穷、饥饿。他们以报刊上发表的确有事实根据的报道材料或最为接近事实的事件来拍摄影片。他们的优秀作品中有《偷自行车的人》(1948,导演德·西卡)、《罗马11时》(1952,导演G.德·桑蒂斯)和《希望之路》(1950,导演P.捷尔米)、《大地在波动》(1948,导演维斯康蒂)、《艰辛的米》(1949,导演德·桑蒂斯)、《擦鞋童》(1946,导演德·西卡)、《堕落的青年》(1947,导演捷尔米)、《在法律的名义下》(1949,导演捷尔米)、《温别尔托·D.》(1952,导演德·西卡)和《屋顶》(1956,导演德·西卡)等。 40年代末50年代初,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鼎盛时期,它们的共同特点在于满怀激情地揭露法西斯主义,鞭挞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同情普通的平凡人、小人物,主张劳动群众的社会团结。他们作品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道主义思想,他们的创作原则是忠实地反映历史真实和现实的生活真实。为了加强真实感,新现实主义电影时常邀请非职业演员来饰演角色,影片中人物的对白也常使用地区方言。但是他们也有弱点,那就是虽然尖锐地提出了问题,却不能提出问题的根源,找不到解决办法,因而不免流露出小资产阶级的哀伤情调。 新现实主义电影也改革了喜剧样式,使之更接近现实,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如影片《那不勒斯的百万富翁》(1950,导演E.德·菲利波)、《警察与小偷》(1951,导演斯杰诺)、《两文钱的希望》(1952,导演R.卡斯戴拉尼等。 随着意大利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前团结在反法西斯旗帜下的电影工作者逐渐分化,加上资金短缺、政府审查制度的苛刻等原因,新现实主义电影到50年代初便衰退了。虽然它持续时间不长,但对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发生了深刻影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