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编历史题材剧目
释义 xinbiɑn lishi ticɑi jumu
新编历史题材剧目(卷名:戏曲 曲艺)
  1949年后编写的反映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剧目。一般称为新编历史剧。其题材范围,包括从上古时代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历史。此外,采用民间传统和神话寓言等编写的历史故事剧,也都包容在内,统称为新编历史题材剧目。
  历史题材从来是中国戏曲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作者从各自的历史观出发,在民间传说、演义、故事以及正史的基础上,作大量的艺术加工与虚构,以适应舞台演出。宋元以来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三国、隋唐、水浒等历史故事剧,数量很多。古代和近代的戏曲作家和演员,往往借用历史题材,抒发情怀,寄托政治抱负,以古鉴今或借古喻今。如元代的《汉宫秋》、《赵氏孤儿》,明代的《浣纱记》、《宝剑记》,清代的《长生殿》,近代汪笑侬的《党人碑》,以及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的《抗金兵》,程砚秋的《荒山泪》,周信芳的《徽钦二帝》、《洪承畴》等,在当时都产生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有些并成为戏曲史上的名作,传唱至今。但这些作品的时代局限性比较明显,往往不能科学地反映出历史的真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编写新的历史剧,是摆在戏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如何准确地评价历史人物,正确地反映历史真实,克服反历史主义偏向,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结合,历史剧的“古为今用”等方面,从理论到实践都进行过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尝试。1962年《戏剧报》编辑部曾编选《历史剧论集》出版。
  新编历史题材剧目,既区别于过去的历史剧,又不同于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它要求剧作者具有科学的历史观,善于甄别、分析、运用有关的史料或传说,同时又必须合情合理地发挥艺术想象,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还要尽可能地调动戏曲舞台艺术的各种手段,施展演员的艺术特长,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和谐、统一。它是个选取题材十分广阔的天地,凡是能够鼓舞人民爱国、进步,奋发向上,提高和丰富人民精神生活、道德修养,给人以文史知识和美的享受的历史题材、古代民间传说,以至神话寓言故事,都是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戏曲工作者编演的《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江汉渔歌》、《九件衣》、《闯王进京》等,就已从不同角度创造性地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两条腿走路”、“三者并举”的戏曲剧目政策的指引下,新编历史题材剧目的创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其中影响较大的作品有:京剧《海瑞罢官》、《海瑞上疏》、《满江红》、《强项令》,扬剧《百岁挂帅》,川剧《夫妻桥》,绍剧《于谦》,彩调《刘三姐》、越剧《红楼梦》,粤剧《关汉卿》,黔剧《奢香夫人》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3: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