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陆度 |
释义 | daludu 大陆度(卷名:地理学) continentality 大陆度指数的简称,表示某地的气候受大陆影响的程度。由于海洋和大陆热力性质的不同,以及大气的运动,不同的地点受海洋和大陆的影响有差异。某地大陆度大,即受大陆影响大。 1888年,波兰W.戈尔琴斯基首先提出以气温相对变幅为基础表示大陆度。其后,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表示大陆度的方法,主要有温度法、气团法等。最常见的大陆度是以气温年较差为基础的。此外,还有以降水和太阳辐射所对应的温度效应表示的大陆度,或综合几种气象要素表示的大陆度。 温度法 以气温,特别是气温年较差为基础计算大陆度。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要素都能显示大陆影响的强弱,其中尤以气温年较差为显著。温度法可分为两类:①用温度年较差表示海陆的影响程度,并除以纬度的正弦,消除纬度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公式为: ![]() ![]() ![]() ![]() 气团法 气团是所有气象要素的综合,在海洋性气团影响下为海洋性气候,在大陆性气团影响下为大陆性气候。其公式为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