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斯拉夫政党
释义 Nɑnsilɑfu zhengdɑng
南斯拉夫政党(卷名:政治学)
political parties in Yugoslavia
  南斯拉夫自出现政党后,政党体制经历了多党到一党、一党到多党的历史过程。1945年全国解放后,南斯拉夫共产党(后改称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成为执政党,并在1948年以后成为国内唯一的政党。1989年底开始出现多党的局面。
  历史沿革  南斯拉夫政党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民族复兴运动时期。当时在克罗地亚、达尔马提亚等地区出现了民众党。1870年,民众党在达尔马提亚议会中占据优势,它在这个地区促进了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民族意识的发展。南斯拉夫早期的政党建党方法基本相同,通常由一批政治观点相同的人以一家报纸为中心进行活动,报纸成为联系他们的纽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后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地区出现了激进党、克罗地亚农民党、民主党等资产阶级政党。其中几个主要政党的具体情况是:①激进党,成立于1881年。创始人A.博戈萨夫列维奇提出的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地方自治的纲领,受到农民和乡镇小资产阶级的支持。该党于20世纪20、30年代多次参政。1945年南斯拉夫解放后被解散。②克罗地亚农民党,成立于1904年。原是代表富裕农民利益的政党,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领导。20年代中期演变为资产阶级政党,但仍保留原名。1924年 3月同民主党、南斯拉夫穆斯林组织、斯洛文尼亚人民党和斯洛文尼亚农民党等组成人民协商和农民民主同盟,目标是在历史上形成的省的基础上建立联邦制国家。1925年 7月同激进党合并后参加政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党亲西方派流亡国外,其中亲德分子支持乌斯塔什的克罗地亚独立国,而大部分成员参加了人民解放战争。1948年该党停止活动。③民主党,成立于1919年 2月。其纲领主张南斯拉夫统一和实行中央集权制。曾多次与其他政党联合执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党一部分成员同德、意法西斯占领者合作,另一部分参加了人民解放战争。1945年11月以后,该党停止活动。
  19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思想在南斯拉夫的广泛传播,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等地先后成立了社会民主党。20世纪初,在工人阶级的罢工运动和农民斗争蓬勃发展的基础上,成立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工人党(共产主义者),1920年改称为南斯拉夫共产党。1945年南斯拉夫全国解放后,南斯拉夫共产党取得政权,成为南斯拉夫的执政党。从1948年克罗地亚农民党停止活动后,成为国内唯一的政党。1952年南斯拉夫共产党改名为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1988年底开始,全国各地新成立了许多政党。1990年初,部分共和国的共盟宣布独立并改名,接着其他共和国的共盟相继改名,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随之解体。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  简称南共联盟。1919年4 月由南斯拉夫各地的社会民主党和社会民主主义组织在贝尔格莱德召开统一的代表大会,成立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工人党(共产主义者)。该党主张由工人阶级掌握政权,清除封建残余,把土地无偿分给农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章,选举了中央委员会,F.菲利波维奇当选为总书记。1920年6月在武科瓦尔召开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党的名称改为南斯拉夫共产党,通过了党纲和党章,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920年在议会选举中,南共获得59个席位,成为当时议会中的第三大党。建党初期,党内领导层存在着严重的派别斗争。1926~1928年间,派别斗争更为激烈,使党几乎陷于瘫痪和分裂状态。以南共萨格勒布地方委员会书记J.B.铁托为代表的一部分党员起来反对党内派系斗争。1929年南斯拉夫王国实行法西斯独裁,南共被宣布为非法,党的领导机关转移到国外。1937年,铁托任南共中央总书记,将书记处从国外迁回国内,并组成新的中央委员会,制止了党内的派别活动,加强了党的政治独立性。1941年4月6日,德、意法西斯入侵南斯拉夫,王国政府无条件投降,南共号召人民武装起义,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反对法西斯占领、争取民族解放的武装斗争。1945年 5月15日南斯拉夫全国解放后,南共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斗争。1948年苏联共产党(布)中央、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指责南共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执行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正主义、民族主义路线,南共不接受并驳斥了这种指责,开始探索南斯拉夫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自治的发展道路。1950年开始实行工人自治。1952年南共召开“六大”,将党的名称改为现名,并通过决议认为,党在经济、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不应是直接的和具体的领导者。从此,南共联盟为党政分开而不断地探索。1958年4月党的“七大”通过南共联盟纲领,全面地阐述了南共联盟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观点和各项政策。1964年12月召开“八大”,突出反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任何领导中心,主张应承认各种不同的社会主义道路。1969年3月举行“九大”,决定建立全民防御体系,以有效地防范外来侵略,并决定不参加同年 6月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1974年 5月举行“十大”,对党和国家的作用、无产阶级专政、计划经济等重大理论问题重新做了阐述,铁托当选为党的终身主席。1980年5月铁托去世,南共联盟不再设中央主席一职,实行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集体领导制。主席团由各共和国和自治省推选代表组成,主席团主席由主席团委员轮流担任,任期1年。1982年6月举行党的“十二大”,通过制定《长期经济稳定纲领》的原则。会后,南共联盟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为贯彻《长期经济稳定纲领》而斗争,同时酝酿政治体制改革,以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1986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中心任务是探索完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途径,加强自治一体化,加强南共联盟的统一,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会后,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各地共盟组织纷纷要求召开非常代表大会。1990年1月20日,南共联盟举行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会。由于斯洛文尼亚共盟代表22日退场,大会于23日决定休会。2月4日,斯洛文尼亚共盟宣布自己是一个独立的政党,并改名为斯洛文尼亚共盟-民主复兴党。随后,克罗地亚共盟也改名为民主纲领党,塞尔维亚共盟改名为塞尔维亚社会党,马其顿共盟改名为民主改造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共盟改名为波黑共盟-社会民主党,黑山共盟改名为社会主义者民主党。这样,南共联盟实际上已解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3: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