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安门诗抄
释义 Tiɑn'ɑnmen Shichɑo
《天安门诗抄》(卷名:中国文学)
  现代诗文选集。内容包括1976年清明节前后人民群众为悼念周恩来总理写出并张贴在天安门广场的部分作品。共分为 3辑:①旧体诗、词、曲、挽联;②新体诗;③悼词、祭文和散文诗等。这本书是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童怀周(集体笔名,取“共同怀念周总理”之意)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2月出版。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竭力压制广大人民群众的悼念活动。人民群众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于同年 4月初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强大抗议运动。这个运动实质上是拥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正确领导,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天安门诗文创作热潮是这个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6年4月5日清明节前后,北京数百万群众连续几天汇集于天安门广场,敬献花圈和挽联,张贴、朗诵诗词与祭文,以表示对周总理的深切悼念,对“四人帮”的愤怒斗争。此举当即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共鸣。人们冒着政治上获罪的危险,进行写作、张贴、朗诵、记录和传抄。许多作品不胫而走,被辗转抄阅和秘密收藏,用以鼓舞自己为争取真理与光明而斗争。人们习惯称这些作品为天安门革命诗歌。
  天安门革命诗歌的作者大多是无名的群众。作品以中国古典诗词的形式居多,也有为数不少自由体新诗和散文诗。因多属为斗争而写的急就之作,难免有的作品在艺术上缺乏新鲜的创造和精心的锤炼。这些诗篇的重要价值在于它们思想上政治上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巨大的鼓动性。或哀悼总理缅怀先烈,或怒斥敌人揭露丑类,或陈述心志倾吐誓言,无不有真切的战斗思绪和鲜明的爱憎感情,充溢着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必胜豪情。许多诗饱蘸着人民的血泪,构想机智,格调悲壮,兼犀利与深情于一身。它们是血泪写下的哀歌,也是怒火锻造的匕首。天安门革命诗歌的创作热潮,显示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人民群众以文艺为武器同敌人进行斗争的伟大力量,在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史上写下了璀璨的一页。
  许多单位的群众为天安门革命诗歌的抄录、搜集、收藏、整理与传播做了有益的工作。天安门事件获得平反后,这些诗文得到正式出版的机会。除这本选集之外,另外出版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天安门诗抄一百首》(1978),北京出版社的《天安门诗文集》和续集(1979),中国青年出版社的《革命诗抄》(1979)和《四五诗选》(1980)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