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木麻黄
释义 mumahuang
木麻黄(卷名:农业)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木麻黄属的1种。常绿乔木。又名短枝木麻黄。木麻黄属约35种,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北部、太平洋诸岛,马来群岛等地区靠近海滩和沙丘上。除本种外,引种到中国的还有细枝木麻黄(C.cunning-hamiana) 和粗枝木麻黄(C.glauca)。
  形态特征   树高可达30米,胸径70厘米。树干通直,树皮深褐色,不规则条裂。小枝绿色,代替叶的功能,因此,叫叶状枝,节间短,长4~8毫米,叶退化呈鳞片状,每节着生鳞片状叶6~8枚。花单性,同株或异株,聚合果椭圆形,长约2厘米,径约1.5厘米,两端钝或近截平,外被短柔毛。小坚果具翅(见图)。


  引种及特性   中国引种木麻黄已有80多年历史,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沿海以及南海诸岛均有栽培,浙江南部海滨也有种植。喜光和炎热气候,并喜钙镁,耐盐碱、瘦瘠土壤。在年平均温度21~28℃,最冷月平均温度8℃以上,年积温7000℃以上,绝对最低温度在0℃以上的地区均可栽培。耐干旱,也耐潮湿。在高温多雨季节生长最快,一般要求年降雨量平均1200毫米以上。在碱性或中性的滨海潮积沙土,生长最好。在离海岸较远的酸性红壤上也能生长,但在粘重板结的红壤上生长不良。木麻黄根系具有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氮素,这是它能耐瘦瘠沙土又速生的主要原因。
  造林技术   木麻黄生长迅速,抗风力强,不怕沙埋,能耐盐碱,是中国南方滨海防风固沙林的农田防护林优良树种。造林时接种根瘤菌有助于抵抗高温、干旱、瘦瘠条件,从而可提高成活率和促进幼苗生长。容器苗比裸根苗成活率高、生长迅速,因此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病害有青枯病和由类菌原体引起的丛枝病等。害虫有木麻黄毒蛾、棉蝗、木麻黄枯叶蛾等。
  用途   材质坚重,经处理后,供建筑、家具用材和用作出海渔船的底板,经久耐用。也可制浆造纸。它还是优良的薪炭材。木材树皮含单宁11~18%,为栲胶原料,也可制备染料。枝叶可供牲畜作饲料,种子饲养家禽;树冠塔形,姿态优雅,为庭园绿化树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3: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