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弗鲁别利,M.A.
释义 Fulubieli
弗鲁别利,M.A.(卷名:美术)
М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Βрубель (1856~1910)
  俄国画家。生于鄂木斯克一个军事法官之家。后随父亲到了彼得堡。曾在彼得堡大学的法律系学习,由于对美术的爱好,毕业后便接着投考皇家美术学院。1884年前往乌克兰,协助修建基里洛夫教堂。1884年11月,又接受了绘制教堂内几个主要画面的任务。为此,他特地去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参观,宗教壁画的磅礴气势,开阔了他的视野,从此致力于对壁画的研究。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圣母子》、《哀悼基督》、《天使们》等画幅中,可以看出他在绘画技法上的进展和意境创造的成功。
  1889年底,弗鲁别利迁居莫斯科,认识艺术爱好者、大企业家C.И.马蒙托夫,从此进入以阿布拉姆采沃庄园为中心的艺术爱好者集团。在这里,他对俄国的民间艺术──烧陶、木雕、刺绣有了很多接触,并参与了烧制陶瓷和开办刺绣作坊的活动,还为当时上演的歌剧《沙皇的未婚妻》等设计过布景。
  1891年春天,弗鲁别利被邀参加М.Ю.莱蒙托夫逝世50周年的纪念活动,他为文学大师的文集作了数十幅插图,其中包括《天魔的肖像》、《会见》等俄国插图艺术中上乘的作品。
  1890~1900年之间,是弗鲁别利油画创作的盛期。作品有《坐着的天魔》(1890,见彩图)、《西班牙》(1894)、《女卜卦者》(1895)、《音乐女神》(1896)、《马蒙托夫肖像》(1897)以及画于1900年前后的《潘》、《天鹅公主》、《入夜》、《丁香》等。在当时气氛比较自由的莫斯科艺术爱好者集团中,弗鲁别利充分发挥了艺术才华。
  1896年时,弗鲁别利曾为马蒙托夫组织的全俄工业和艺术展览画了两幅装饰壁画。
  1905年俄国革命前,知识分子在激烈的社会动荡和严峻的阶级搏斗中产生了极为复杂的情绪。弗鲁别利显然受到了尼采哲学和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他把宇宙、社会、文明和人类都当作敌对的、盲目的力量,他蔑视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认为理性的过分发达促使了现代文明的衰退,因此对现实产生了极度的悲观。《飞翔的天魔》、《被翻倒的天魔》,无疑是他当时内心的写照。艺术探索中的艰辛、他内向孤独的性格、人们对他艺术语言的生疏甚至指责,使他几乎失去自信和继续奋进的力量。
  1902年,艺术上的挫折和爱子的去世,使弗鲁别利进了精神病院。在1906年以前,他的病时好时坏,其间他画过《自画像》。1906年弗鲁别利病情恶化,双目失明,被极端的痛苦折磨了4年,直到去世。
  弗鲁别利的创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俄罗斯年轻一代画家的思考和追求。他已不满足巡回展览画派的成就,他对正在兴起的俄国艺术世界组织有较多的兴趣。但他没有成为某个艺术派别的追随者,他走着自己的路。可是他始终也没有找到汲取力量源泉的钥匙,因而无法排除个人的苦闷和压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