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嘉璈
释义 Zhɑng jiɑ’ɑo
张嘉璈(1889~1979)(卷名:经济学)

  中国近代银行家、国民党政府官员和教学研究工作者。字公权,江苏嘉定人。1904年留学日本。1909年辍学回国后先任《国民公报》翻译,继任《交通官报》总编辑。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发起筹建国民协会,旋与其兄张君勱(1887~1969)等主持的共和建设讨论会合并,改称民主党,拥梁启超为领袖。1913年,由北洋政府财政总长梁启超提名,进入中国银行;历任上海分行副经理,总行副总裁、董事、总经理各职。1935年3月,该行承受官股后,辞总经理职;旋被国民党政府任命为中央银行副总裁。同年年底,就任铁道部部长(1938年该部并于交通部,改任交通部部长);至1943年1月辞职,赴美考察。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国,就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中长铁路局理事长;次年返回南京。1947年3月,任中央银行总裁兼中央信托局理事长,次年5月辞职。1949年5月离国往澳大利亚,旋去美国,先后在洛约拉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著书讲学。
  张嘉璈在主持中国银行期间,对该行的现代化曾作出一定成绩。特别是当1916年北洋政府下令中国、交通两行所发钞票停兑现银和止付存款时,他说服沪行经理宋汉章拒受乱命,照常兑现、付存,消弭金融风潮于未然,使中国银行信誉大增,也抵制了外商银行的窥伺。192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张嘉璈主持中国银行行务,在财政上给予支持。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他接任中央银行总裁前后,连续提出经济紧急措施方案、经济改革方案,为国民党政府所采纳,使中国人民蒙受了严重的灾难。
  张嘉璈的著述主要有:《中国铁道建设》、《通货膨胀的曲折线──1939至1950年中国的经验》(1958)等书和《中国经济目前之病态及今后之治疗》(1936)、《最近东南亚华侨社会之变化》(1971),以及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发展、价格制度等文。
  1979年张嘉璈在美国病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