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摩擦性通货膨胀
释义 mocɑxing tonghuo pengzhɑng
摩擦性通货膨胀(卷名:财政 税收 金融 价格)
frictional inflation
  由收入分配过程中的利益摩擦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在公有制经济改革过程中,不同经济主体(国家、企业、个人)在收入分配中出现利益矛盾,只能以增发货币使物价水平上涨改变名义收入来达到新的平衡。
  引起摩擦性通货膨胀的理论假说如下:设个人收入为C,国家收入为A,实际国民收入分解为Y=C+A;设国家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α;=A/Y,α;同时也就是积累率(此处假设全部国民收入只在国家与个人之间分配,且国家收入全部用于积累),则消费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为1-α;,于是有公式:
      

当α;=1时,Y全部用于积累,当α;=0时,Y全部用于消费,一般情况下,0<α;<1。在生产条件一定时,α;的变化,使收入分配比例不同,引起需求结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比例)不同,也引起相对价格结构(消费品价格与投资品价格的比价关系)不同。由此,摩擦性通货膨胀的生成机制就呈现出下面两种情况。
  收入分配比例矛盾引起的摩擦性通货膨胀   改革初期,由于分配机制发生了变化,分配权的下放使个人有能力影响、干预或决定实际国民收入的分配,从而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个人得到较大份额,压低了积累率,使国家收入小于国家意向收入A′,积累率小于意向积累率α;′,即AA′,α;<α;′。这时,对资金积累和长远经济发展负有责任的国家,必然要运用手中的经济权力来维持高积累率,办法之一便是通过财政赤字和信贷赤字增发货币△M,用改变名义收入分配比例的办法,实现实际收入再分配。国家有方向地增发货币(用于投资),扩大了国家的购买力,而个人货币收入的购买力相对下降,恢复到α;′的水平。这相当于国家征收了“通货膨胀税”, 将个人在初次分配中所得收入又“挖回” 一部分。从公式上看,为保持意向积累率α;′所需增发的货币量△M要满足:
    

上式中,△M取决于两个因素:①意向积累率α;′越高,要求△M越大;②“投资缺口”A′-A,缺口越大,△M越大。国家增发货币后物价上涨,个人实际收入下降,自然不满意,还会施加新的压力,进一步要求增加名义收入,于是又发生新一轮通货膨胀。上述特殊机制下形成摩擦性通货膨胀的条件是公有制下的分配多元主体,即个人拥有初次收入分配权,而国家拥有货币再分配权。
  比价复归机制形成的摩擦性通货膨胀   当初始阶段积累率为一定时,社会总需求中投资品需求和消费品需求的比例也一定,在此供给(生产)结构基础上形成了均衡比价关系,即均衡价格结构。在收入分配比例引起摩擦性通货膨胀,即α;<α;′发生后,初次分配比例中个人收入份额增大,新的需求结构必然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比价关系的这种变化趋势必然引起生产供给结构变化,消费品生产扩大,投资品生产缩小。但是,积累率的下降和投资减少会影响长远经济增长,同时生产结构向消费品生产倾斜会引起基础工业和原材料的缺口。因此,国家要想实现意向积累率和原定的需求结构,必须增发货币,提高投资品需求,直至投资品价格提高到足以使投资品生产和消费品生产具有相同盈利率,这也意味着比价关系要复归到原来的价格结构。原来消费需求已经形成,消费品价格具有刚性,难以下降,因而只有使投资品价格上涨才能复归原来的比价关系,这个过程必然引致价格总水平上升,即摩擦性通货膨胀。而且,在分配比例失调、校正,再失调、再校正的过程中,国家与个人之间在利益上的讨价还价机制业已形成,迫使国家运用权力使比价复归,才能保持原定的积累率和生产供给结构,这种利益摩擦只能在新的通货膨胀中达到均衡。
  参考书目
 樊纲等:《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三联书店,上海,199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0: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