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摩诃止观
释义 Mohe Zhiguan
《摩诃止观》(卷名:哲学)
  中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的主要著作之一。初名《圆顿止观》。“天台三大部”之一,10卷,每卷各分上下两卷,共称20卷。隋开皇十年(590)智在荆州玉泉寺讲演,由弟子灌顶记录而成,现存各种主要佛藏中。后有湛然著《止观辅行传弘决》40卷阐发《摩诃止观》义理。《摩诃止观》全书分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园、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旨归10章。其中“大意章”总说全书纲要,“正观章” 阐发“一念三千” 的禅法,体现了智禅观成熟思想。此书虽名为《摩诃止观》,但其内容并非限于“止观”,实包含智所创之天台宗的整个教义。 原来南北朝时, 北方佛教重禅定(“止”),南方佛法重义学(“观”),智则对此两方面同时并重。“止”,意为“止寂”或“禅定”等;“观”,意为智慧。智提倡“止观双修”,或谓“定慧双修”。《摩诃止观》卷一谓:“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虽言初后,无二无别,是名圆顿止观。”意谓“止”、“观”虽有先后之分,但“止”与“观”是结合在一起的,不能分离,这是因为“三止、三观,在一念心,不前不后,非一非异”,由此《摩诃止观》进而引出“一念三千”和'一心三观 '等教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2: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