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希波战争
释义 Xi-Bo Zhɑnzheng
希波战争(卷名:军事)
Greco-Persian Wars
  公元前492~前449年希腊诸城邦反抗波斯帝国侵略的战争。其经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波斯军采取攻势,连遭失败;第二阶段希腊人转入反攻,取得最后胜利。
  战争的前奏和米利都起义  公元前6世纪中叶,波斯帝国侵占小亚细亚西部沿岸希腊人建立的各城邦。公元前513年,国王大流士一世进一步控制了黑海海峡和色雷斯一带,直接威胁到希腊半岛诸城邦的安全与利益。希波之间矛盾日益加深。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爆发反波斯起义,雅典和埃雷特里亚(在优卑亚岛)派出25艘战舰相助。起义军曾一度攻入小亚细亚的波斯总督府所在地萨迪斯,当地的希腊城邦纷纷脱离波斯的统治。公元前494年波斯帝国派重兵镇压起义,米利都城被毁;同米利都一道举兵起义的一些希腊城邦也遭洗劫。波斯帝国早有西侵野心,遂借口雅典和埃雷特里亚曾援助米利都发动了对希腊的战争。


  战争第一阶段(公元前492~前479)  波斯军三次远征希腊,声势浩大;希腊诸城邦奋起自卫,成功地击退波斯军的入侵。
  公元前492年夏,大流士一世派马多尼乌斯率陆、海大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沿色雷斯海岸向希腊推进,但其舰船在阿托斯海角遭飓风大部覆灭,陆上也受到色雷斯人的袭击,出师不利,被迫撤退。
  马拉松会战  公元前 490年春,大流士一世派达提斯和阿尔塔费尼斯率军约5万人(包括1万骑兵,近400艘战船)第二次远征希腊。波斯军自萨摩斯岛启航横渡爱琴海,首先攻占并破坏了埃雷特里亚城,继而南进,在距雅典城东北约40公里的马拉松平原登陆。面对强敌,雅典政府紧急动员全体雅典公民,甚至把一部分奴隶也编入军队,加上北部布拉底千名援兵,仅万余人,由小米太亚得统率,毅然赴马拉松应战。9月12日晨,马拉松会战开始。希腊步兵占据有利地形,主力分置于两翼,趁波斯军大部分骑兵尚未赶到会战地点,佯作正面进攻。波斯军依仗兵力优势,取中央突破战术。希腊中军且战且退,波斯军步步进逼。希腊军突然发起两翼攻击,其长枪密集方阵攻势凌厉,波斯军抵挡不住,仓皇后撤。希腊军乘胜追击,波斯军溃败,退至海上,无所施展而回国。此役,希腊军歼敌6000余人,缴获一批舰船,自身损失不足 200人。马拉松会战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之一。这一胜利,有力地鼓舞了希腊人继续战斗的信心。此后十年间,双方紧张备战。波斯决心再次出征希腊,征集大量兵员物资,建造大批舰船,先后两次架设横跨赫勒斯滂海峡的浮桥,开凿经阿托斯半岛颈部的运河。希腊方面,雅典政府接受民主派领袖地米斯托克利的建议,建造100多艘三层桨战船,扩建比雷埃夫斯港及各项防御工事,并加强海军训练。公元前481年,在雅典倡议下,希腊30多个城邦集会于科林斯,结成军事同盟,推举拥有强大陆军的斯巴达为盟主,组成希腊联军,随时准备抗击波斯入侵。
  温泉关、萨拉米斯、布拉底之战  公元前 480年春,大流士一世的继承者薛西斯一世动员更多兵力(约25万人、1000艘战船)大举远征希腊。波斯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后,分水陆两路,沿色雷斯西进,占领北希腊,迫使一些城邦投降,继而向中希腊进军。在面对强敌的危急时刻,希腊联军(约10万人、400艘战船)决定北上迎敌,选择有利地势,陆海协同,阻挡敌军南进。由斯巴达王列奥尼达率陆军御敌于易守难攻的天险──温泉关。海军由斯巴达人欧里比阿德斯率领,御敌于距温泉关不远、可挟制埃夫里波斯海峡的阿提密喜安海岬。8月中旬,温泉关血战开始。波斯军首先发起进攻。到达温泉关的希腊联军约5000~6000人顽强抵抗 3天。列奥尼达令其他城邦军队迅速撤退,自率斯巴达精兵300人英勇阻击。因双方兵力过于悬殊,加之有奸细为波斯军引路,斯巴达守军全部壮烈牺牲(一说有一二人幸免)。温泉关失守后,波斯军长驱南下,希腊人处境危殆。这时,地米斯托克利已组织雅典非战斗人员疏散到特里津城(南希腊)及萨拉米斯岛等地,将全部成年男子编入海军,并巧妙地说服欧里比阿德斯,把希腊舰队撤至萨拉米斯岛附近,准备决一死战。波斯陆军进占雅典城,大肆破坏劫掠;其海军绕过阿提卡半岛南端的苏尼翁角,进入狭窄的萨拉米斯海峡。9月下旬,萨拉米斯海战开始。波斯舰队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编成三线战斗队形,呈围攻态势。希腊舰队隐蔽在艾加莱奥斯山后,编成两线战斗队形,勇敢地发起攻击。希腊战船船体小,运动自如,能够灵活地袭击敌舰。船体硕大的波斯战船调度失灵,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甚至自相碰撞而沉没。波斯海军遭受重大损失,亲征希腊的薛西斯一世深恐后路被切断,仓皇败逃回国。其陆军由马多尼乌斯带领退至北希腊。公元前 479年 8月中旬,希波双方陆军在布拉底附近进行一次决定性会战。斯巴达统帅保萨尼阿斯率领希腊联军约10万人,重创占有明显优势的波斯陆军,马多尼乌斯战死。波斯人的第三次远征以失败告终。与此同时,希腊海军东进至萨摩斯岛附近的米卡利海角,亦打败波斯军。希腊人以艰苦卓绝的战斗所赢得的这一系列重大胜利,已由古希腊历史家希罗多德在其《希腊波斯战争史》中作了详细记载。


  战争第二阶段(公元前479~前449)  波斯远征希腊失败,加之帝国内部矛盾重重,被迫采取守势。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则逐渐转入进攻,并乘机扩张海上势力,建立雅典在爱琴海的霸权。战争的性质也随之起了变化。
  公元前478年,雅典舰队占领赫勒斯滂海峡北岸的重镇塞斯托斯,控制了通向黑海的要道。同年(一说公元前477),雅典联合一批希腊城邦组成海上同盟(因同盟会址和金库设于爱琴海上的提洛岛,亦称“提洛同盟”),其最初目的是共同反对波斯,但很快变成了雅典对外扩张和压榨各加盟小邦的工具。公元前 476年以后,希腊军队在雅典统帅西门(一译客蒙)指挥下夺取色雷斯沿岸地区、爱琴海上许多岛屿和战略要地拜占庭。约公元前466年,西门在小亚细亚欧律墨冬河口的会战中大败波斯舰队,基本上解除了波斯海军对希腊的威胁,战争的主动权已掌握在希腊人手中。公元前 449年,希腊海军在塞浦路斯岛东岸的萨拉米斯城附近又创波斯军,至此双方同意媾和。同年,雅典派全权代表卡利亚斯赴波斯首都苏萨谈判并签订了《卡利亚斯和约》。规定:波斯放弃对爱琴海及赫勒斯滂和博斯普鲁斯海峡(黑海出口)的控制,承认小亚细亚西岸希腊诸城邦的独立地位。希波战争至此结束。雅典成为爱琴海地区的霸主。
  希波战争是小国联合打败大国,也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一个范例。希腊人之所以取胜,主要在于进行的是反侵略战争(特别是第一阶段),他们同仇敌忾,捍卫城邦的独立和自由,士气高昂,这是劳师远征、补给困难的波斯雇佣军无法相比的。此外,希腊人采用的战略战术比较成功,并出现了如地米斯托克利等杰出的将领。希波战争在古代军事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诸如在正确选择主攻方向和决战地点,灵活运用攻防作战方法,陆、海军密切协同,利用天时地利诱敌深入以及越海远程作战的后勤保障等方面,均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