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对空情报雷达 |
释义 | duikong qingbɑo leidɑ 对空情报雷达(卷名:军事) air surveillance radar 搜索、监视与识别空中目标并确定其坐标和运动参数的雷达。亦称对空搜索雷达。它所提供的情报,主要用于发布防空警报、引导歼击机截击敌方航空器和为防空武器系统指示目标,也用于保障飞行训练和飞行管制。是现代战争中获取空中目标情报的重要技术装备。 战术技术性能和战斗使用 对空情报雷达的性能主要包括:探测目标的最大距离和高度,测定目标的精度和分辨力,数据率,情报容量,反干扰能力,机动性,可靠性和维修性。 情报容量,是衡量对空情报雷达在单位时间内空情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手工操作的雷达每分钟只能处理十多批空情;现代雷达具有自动录取设备,天线每搜索一周,可处理数十至数百批空情。反干扰能力,是对空情报雷达的关键性能,通常采用多种反干扰技术来提高雷达抑制有源和无源干扰的能力,还可采用多部不同频率的雷达交错配置和对干扰源交叉定位等措施,对抗敌电子干扰。对空情报雷达通常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维修性,即具有较长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和较短的平均故障修复时间,以保证长时间的连续工作。 在战斗使用中,对空情报雷达常采用不同性能的多部雷达组成雷达网,各雷达的探测范围互相衔接构成一定的对空警戒和引导空域。雷达站测得的目标情报,上报到各级雷达情报中心。现代化雷达网采用数字通信设备和军用电子计算机,自动传递和处理情报,极大地提高了雷达网的效能。 分类 对空情报雷达按用途分为警戒雷达、引导雷达和目标指示雷达;按同时测定目标坐标的数目,分为三坐标雷达、两坐标雷达和测高雷达;按探测距离的远近,分为远程(400公里以上)雷达、中程(200~400公里)雷达和近程(200公里以内)雷达。 警戒雷达,用于对空监视,及早报知目标的出现。它一般具有较大的探测距离和高度,但其精度和分辨力不高,数据率较低。通常是两坐标雷达(图1)。 引导雷达,用于引导歼击机截击敌方航空器,其探测范围一般低于警戒雷达,但精度、分辨力、数据率较高。两坐标引导雷达不能测定目标高度,所需高度参数,须由测高雷达提供。测高雷达具有水平方向宽、垂直方向窄的天线波束,在仰角上进行扫描,以测定目标高度(图2)。V型波束引导雷达是早期出现的三坐标雷达,能在一次圆周扫描中测定目标的距离、方位和高度。新型三坐标雷达通常具有多路发射接收通道和相应的多个天线波束,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目标信息(见彩图)其功能比一部两坐标雷达和多部测高雷达配合工作远为先进,但结构复杂,造价较高(图3)。 目标指示雷达,为高炮和地空导弹部队提供防区内的全部空情,并提供目标的坐标,使武器系统的雷达或其他瞄准装置能迅速地捕获目标。它一般为中近程雷达,具有较高的数据率和精度。为了便于转移,地面目标指示雷达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机动能力(见彩图)。 对空情报雷达中专门用于搜索低空和超低空飞行目标的雷达,称为低空雷达。它具有抑制地物杂波的能力,能从大量地物杂波中鉴别出低空飞行目标。低空雷达由于受地球曲面限制,探测距离一般较近,数据率和自动化程度则较高。 陆军使用的对空情报雷达,也称野战防空雷达。它具有较高的机动性,能跟随部队迅速转移。 简史 1936年,英国首次将“本土链”警戒雷达部署在本国沿海地区,投入实战运用。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和英国开始生产精度较高的微波雷达,也就是早期的引导雷达和目标指示雷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对空情报雷达的性能不断改进。其探测距离和精度成倍提高,并且发展了反干扰技术,如研制了动目标显示雷达和采用机械跳变频技术等。60年代,又陆续研制出脉冲压缩、频率捷变、电扫描等新体制雷达,进一步提高了探测性能和抗干扰能力。70年代以来,对空情报雷达和电子计算机结合,自动探测目标并录取、传递其数据,自动检查与指示雷达部件的故障,自动改变雷达技术参数,以适应目标特性和干扰环境的变化。 对空情报雷达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提高反干扰能力和操作自动化;提高探测“隐身”飞机和其他小目标的能力;三坐标体制和相控阵技术将进一步获得广泛应用。抗干扰性能优越的多基地雷达,可探测超远距离低空航空器的超视距雷达等新体制的雷达,也将取得新的进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