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西洋 |
释义 | Daxi Yang 大西洋(卷名:大气科学 海洋科学 水文科学) Atlantic Ocean 地球上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北以冰岛-法罗岛海丘和威维尔-汤姆森海岭与北冰洋分界,南临南极洲并与太平洋、印度洋南部水域相通;西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经线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经线同印度洋分界;西部通过南、北美洲之间的巴拿马运河与太平洋沟通,东部经欧洲和非洲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通过地中海,以及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的附属海红海沟通。大洋东西狭窄、南北延伸,轮廓略呈S形,自北至南全长约1.6万公里。大西洋的赤道区域,宽度最窄,最短距离仅约2400多公里。 英语大西洋(Atlantic)一词,源于希腊语词,意谓希腊神话中擎天巨神阿特拉斯 (Atlas)之海。按拉丁语,大西洋称为 Mare Atlanticum,希腊语的拉丁化形式为Atlantis。原指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至加那利群岛之间的海域,以后泛指整个海域。在有些拉丁语的文献中,大西洋也称为Oceanus Occidentalis,意即西方大洋。 大西洋的面积,连同其附属海和南大洋部分水域在内(不计岛屿),约9165.5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为3597米,最深处位于波多黎各海沟内,为9218米。 大西洋东西两侧岸线大体平行。南部岸线平直,内海、海湾较少;北部岸线曲折,沿岸岛屿众多,海湾、内海、边缘海较多。岛屿和群岛主要分布于大陆边缘,多为大陆岛。开阔洋面上的岛屿很少。在几个大洋中,大西洋入海河流流域面积最广,流域面积达4742.3万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圣劳伦斯河、密西西比河、奥里诺科河、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刚果河(扎伊尔河)、尼日尔河、卢瓦尔河、莱茵河、易北河以及注入地中海的尼罗河等。 古代对大西洋的有关知识,均载于托勒密的地图里。1440~1540年间,大西洋上的几乎全部岛屿以及大洋的陆界基本测绘清楚。1819~1821年间,发现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1770年,B.富兰克林组织编绘的北大西洋海流图(主要描述了湾流的路径)制版付印。19世纪以后,进入海洋学调查研究阶段。在各国组织的调查中,较重要的有英国的“挑战者”号(1872~1876)、“发现”号(1925~1927和1929~1938)、俄国的“勇士”号(1886~1889)、德国的“羚羊”号(1874~1876)和“流星”号(1925~1927)等考察活动,以及美国海岸及大地测量局对湾流的调查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大西洋进行了海-气相互作用联合研究(Jasin)、多边形-中大洋动力学实验 (POLYMODE)、全球大气研究计划大西洋热带实验(GATE)和法摩斯计划(FAMOUS)等专题调查和海上现场试验,使人们对大西洋有了更多的了解。 地质地形 大西洋底可分为 4个基本构造单元,即大陆边缘(面积约占大西洋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起)、过渡带(所占面积很小,包括岛弧、边缘海盆、海底高地及深海沟)、洋盆(面积约占三分之一强,包括大洋盆地、洋底山脉或高地)和洋中脊(面积约占五分之一左右)。 地形 洋中脊是全球规模的洋底巨大山脉,它起自冰岛,纵贯大西洋,南至布韦岛,然后转向东北与印度洋洋中脊相连。大西洋中的洋中脊又称为大西洋海岭(也称中大西洋海岭),全长1.7万公里,宽约1500~2000公里,约占整个大洋宽度的三分之一,是大西洋底最重要而突出的地形。大西洋海岭系由一系列平行岭脊(一般距海面2500~3000米,脊峰突出海面部分形成岛屿,如冰岛、布韦岛等)组成,岭脊高度从中轴向两侧逐级降低,岭脊之间则为宽约12~40公里的裂谷。脊轴部的裂谷较宽(约30~40公里),称中央裂谷;中脊两翼一般都具有较陡峭的边缘和不甚规则的地形。大西洋中脊由无数横向断裂带切断并错开,这些与中脊走向近于垂直的横向断裂带(转换断层),在地形上表现为深切的线状槽沟。位于赤道附近的罗曼什断裂带,最深处罗曼什海沟达7856米,将大西洋中的洋中脊截断并错开1000余公里,把整个大西洋海岭分为北大西洋海岭和南大西洋海岭两大部分。 由于洋中脊的中隔,大西洋底大致分为东西两列海盆。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盆,东列有加那利海盆、佛得角海盆和几内亚海盆;西列有北亚美利加海盆、巴西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各海盆的最低平部分为深海平原,是地球上最为平坦的地区。各海盆之间常被一些长条形状的海底山脉或高地所分开。此外,在南大西洋海岭南端布韦岛以南至南极大陆附近,还有一个较浅的大西洋-印度洋海盆,水深一般不超过5500米(图1)。 大西洋大陆架面积约占该大洋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宽度从几十公里至上千公里不等。在不列颠群岛周围、包括整个北海,宽度常达1000公里,是世界海洋中最宽阔的大陆架区域之一。几内亚湾沿岸、巴西高原东北段、伊比利亚半岛西岸等处的大陆架都很窄,一般不超过50公里,个别地段仅20~30公里。 大陆架外缘为大陆坡,沿欧、非大陆架的大陆坡比较陡峻,坡度多超过5°,宽度仅20~30公里;美洲大陆架外侧的大陆坡比较平缓,坡度常在3°以内,宽度可达50~80公里,个别地段可超过90公里。墨西哥湾海盆的西缘和阿根廷东侧的大陆坡,形态变化很大,可从100~200米逐级递降至深 5000米以上。这种阶梯状地形与这里大陆地壳呈间歇性抬升运动有关。 大西洋大陆坡与海盆之间,有些地方常有大陆隆起分布,其坡度远比大陆坡为小。较显著的大陆隆起有格陵兰-冰岛隆起、冰岛-法罗岛隆起、布莱克隆起和马尔维纳斯隆起等。在大西洋的大陆坡坡麓,有坡度比较平缓的深海扇。它们分布广泛,发育良好,有的是由断层、地震或巨大的风暴,使大陆边缘的疏松沉积物崩塌下滑堆积而成;有的则由河流带来的沉积物所组成。后者与大河三角洲连在一起,形成水下三角洲或冲积扇。例如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和尼日尔河的水下冲积扇均属此类,比较典型。 大西洋的大陆坡部分还分布有上百条海底峡谷,尤以北美东侧大陆坡上最多。其形成与浊流冲刷侵蚀有关,但也有人认为可能是由构造作用形成的。格陵兰岛与拉布拉多半岛之间的中大西洋海底谷,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海底峡谷。其成因可能与北美第四纪的冰盖活动有关系。 在大西洋中有两条岛弧带和深海沟。一条是由大、小安的列斯群岛组成的双列岛弧带和岛弧北侧的波多黎各海沟;另一条是在南美南端与南极洲南极半岛之间向东延伸的岛弧带(岛弧由南乔治亚岛、南桑威奇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组成)及岛弧东缘的南桑威奇海沟。波多黎各海沟长约1550公里,平均宽120公里,大西洋最深点就在这里。南桑威奇海沟长约1450公里,平均宽70公里,最大深度8264米。 海底沉积 大西洋底的沉积物一般分为大陆边缘沉积和深海沉积两大类。大陆边缘沉积分布相当广泛,覆盖面积约占大西洋洋底总面积的25%,这类沉积主要由陆源碎屑物质和浅海生物残骸组成。在南极大陆架以及部分大陆坡上,有相当数量的冰成海洋沉积,冰岛附近的大陆架和亚速尔海台上还有火山灰分布。深海沉积分布于远离大陆的深水区域,覆盖面积约占洋底总面积的74%。它是多种来源物质的复杂组合,一般以生物沉积(钙质软泥和硅质软泥)和多源沉积(红粘土)为主。钙质软泥的分布范围最广,其中绝大部分为有孔虫(钙质)软泥,多见于3000~4000米的深度上,翼足类(钙质)软泥仅见于热带2500米以浅的海域。硅质软泥以硅藻软泥为主,广泛分布于两极附近的洋底。放射虫(硅质)软泥则仅见于安哥拉海盆的局部区域。多源沉积(红粘土)普遍见于5000米以深的深海盆地,其沉积速率通常每1000年1~2毫米。此外,在大西洋的深海沉积物中还常夹杂有粗粒径的陆源砂。这是由浊流从大陆边缘带来的。它们分布于大西洋的边缘区域。 地质构造 大西洋底是世界各大洋底研究得最充分的部分。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大西洋底的地壳进行探测结果表明,大西洋底是由地壳张裂扩展而成。大西洋中脊的裂谷区则是洋底地壳受张力而下沉的狭窄地带。地幔物质把早期溢出并已冷凝固结的岩体向两侧推挤,洋底也就逐渐扩张,从而形成现代大西洋。 按照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大西洋是由两亿年前存在的一个泛大陆解体裂开而形成的。从大西洋中许多岛屿最古的岩石年龄来看,冰岛不超过1000万年,亚速尔群岛不早于2000万年,百慕大群岛为3500万年,佛得角群岛为5000万年,靠近非洲西岸的马西埃·恩圭马·比约岛(比奥科岛)和普林西比岛为 12000万年。这清楚地说明,离大西洋中脊愈远,岩石形成的时代愈早,年龄也愈古老。1976年以来,通过对大西洋底沉积物的年龄测定,也再次证明洋中脊附近的沉积层很薄、很年轻。向两边远去,沉积层增厚,形成的年代也越古老。现代大西洋开始形成的时期不早于中生代。 气候 受大气环流、纬度、寒暖海流和毗邻大陆的影响,大西洋各海区的气候要素有显著的差别。 从气温的分布看,北大西洋的气温比南大西洋高;大洋东、西两侧的气温有较大的差别;除南大西洋高纬区外,气温的年变幅都比较小。赤道海区终年高温 (25~26°C),气温的年变化极小。在南、北纬20°之间的海域,相同纬度处的气温和年变幅都基本一致;在中、高纬度海域,北大西洋的气温一般比南大西洋同纬度的气温高出 5~10°C,气温的年变幅也随纬度增高而递增。在南、北纬30°之间,大西洋东侧的平均气温一般比西侧低5°C左右。在北纬30°以北,情况则相反。在北纬60°附近,东侧比西侧气温约高出10°C;但在南纬30°以南,东、西两侧的气温差别不明显。 降水量以赤道地区为最多,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在南、北纬35°~60°处为1000~1500毫米;在南、北纬15°~35°处为 500~1000毫米。东部因受高压、离岸信风和寒流的影响,仅 100~250毫米。南纬60°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只有100~250毫米。但在北纬60°以北,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左右。 大西洋的南、北两端分别有南极低压和冰岛低压;在这两个副极地低压以北和以南为副热带高压区;即南大西洋高压和亚速尔高压;赤道海区则为赤道低压。这种气压带分布的形势,确定了洋面各部分的盛行风系、云量、降水等分布。在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常有吹向赤道低压带的气流,赤道以北形成东北信风,赤道以南为东南信风。它们在赤道附近汇合,产生强烈的上升气流,形成大量的对流性低云和降水。赤道海区风向不定,风力微弱,有赤道无风带之称。副热带高压区是气流下沉区,云量很少,降水不多。位于副热带高压与副极地低压之间的中高纬度海区,盛行西风。由于从低纬吹来的暖湿西风(或西南风)与从高纬吹来的干冷东风(或东北风)在这里相遇,因此西风带是极锋及温带气旋活动频繁的地带,也是大西洋中天气多变、降水较多的海域。在南纬40°~60°的洋面上,三大洋海域相互连通,风力很强,素有“咆哮西风带”之称。此外,在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海域,每当夏秋季节有从海洋吹向大陆的季风气流,并形成热带锋面气旋,常有飓风发生。 在大西洋的寒、暖流交汇区(如北大西洋的纽芬兰浅滩和南美洲拉普拉塔河口等)以及南大西洋上的“咆哮西风带”,常有浓密的海雾,是世界上著名的海上多雾区。非洲西南沿岸海区,因常有深层冷水上升,也常形成海雾。大西洋的赤道海区,海雾甚为罕见。在佛得角群岛一带海面,由于东北信风从撒哈拉沙漠吹刮来大量的粉沙,常形成似雾非雾的尘霾。 水文特征 大西洋水文特征有明显的区域特性。 表层环流 在大气环流直接作用下,南北副热带海区各自形成一个巨大的反气旋型环流系统,北部为顺时针环流,南部为逆时针环流。在赤道和热带海区有一支赤道逆流,流向与南、北信风流相反,从而形成几个不太明显的热带反气旋型和热带气旋型环流。在北大西洋中纬度海区和南大西洋高纬度海区,则各自形成一个完整的副极地气旋型环流(图2)。 大西洋赤道流由南、北信风的作用形成,并在赤道两侧自东向西流动。不过,它们的位置并不与赤道对称,南赤道流跨越赤道以北,势力较强;北赤道流位置偏北,强度较弱。南赤道流一般流速为15~50厘米/秒,最大可达160~200厘米/秒。赤道流的厚度约为200米,具有高温高盐的特性;同时,由于浮游生物较少,水体水色高,透明度大。赤道流到达大洋西部后,大部分沿着大陆的边缘向高纬流去,形成大西洋西部边界流。其中,北赤道流的南支和南赤道流的北支,在加勒比海汇合后进入墨西哥湾,使湾内出现大量的水体堆积,从而形成墨西哥湾流(见湾流)。 与北大西洋湾流相对应的南大西洋的边界流为巴西海流。它沿南美洲巴西海岸向南流去,最远可达南纬35°左右。一般流速约为51~102厘米/秒,厚度约100~200米。在南、北纬40°附近,由于盛行西风的作用,分别形成南北大致对应的大西洋西风漂流。 大西洋西风漂流分南、北大西洋西风漂流。北大西洋西风漂流,即北大西洋海流,是湾流的延续体。在北纬50°西经20°附近开始分成三支:一支向东北流到北冰洋;南支沿比斯开湾南下;北支向西北,流到冰岛以南。北大西洋海流表层流速一般为25厘米/秒。 由于它的暖水性质,对西欧和北欧的气候影响甚大。在南纬40°~50°一带,南大西洋西风漂流在强烈而稳定的西风作用下,形成环绕三大洋的风漂流,流速一般为15~20厘米/秒。南、北西风漂流在大洋东部,有一部分分别沿大陆西海岸流回低纬区,汇入南、北赤道流,完成南、北大西洋的两个大循环。大西洋东部边界流在北部的叫加那利海流,南部的叫本格拉海流。它们与西部边界流相比,流动缓慢、流幅宽广、厚度较薄。 大西洋赤道逆流位于北纬 3°~5°至9°~12°之间。它的范围比太平洋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北半球冬季,范围较小,只限于西经24°以东,夏季范围较大,可扩展到西经50°。流速一般约为40~60厘米/秒,最大流速达150厘米/秒,冬季流速较弱。过去一直认为赤道逆流是一支统一的海流,现已查明,它其实是在南、北赤道流之间的一个复杂的海流系统;并且在表层之下伴生有强大的次表层流。赤道流与赤道不对称的事实,显然与这支逆流的存在有关。 20世纪60年代以来还发现,在上述环流背景上还叠加有许多尺度较小的非稳态环流和大小不一的涡旋,因此实际的表层环流要复杂得多。 深层环流和水团 大西洋赤道及其附近区域(大致在南纬7°至北纬7°)的赤道表层流之下,有一强大的自西向东流动的次表层逆流系统。这一逆流系统由三支海流组成,南、北两支分别为大西洋南赤道次表层逆流和北赤道次表层逆流,中间最强大的一支为大西洋赤道潜流。在大洋的表层和深层中普遍存在着水平尺度为 100~200公里级的中尺度涡旋,它们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中部海域。在湾流之下,还存在有方向与表层流相反的深层流和近底层流,即深层“逆湾流”。表层环流的辐散区中常伴有显著的上升流。例如,西非沿岸和佛得角群岛附近海区以及南赤道流和巴西暖流的辐散区,都是大西洋中主要的深层水涌升区域。 大西洋的深层和底层水团,有北大西洋中央水、南大西洋中央水、北大西洋中层水、南极中层水、大西洋地中海水、北大西洋深层及底层水、南极绕极水和南极底层水。这些水团主要形成于高纬度海区。南极大陆架上,特别是在威德尔海中,表层海水由于冷却和结冰,密度增大而不断下沉,到达海底形成范围广大而均匀的南极底层水。这个水团的温度最低可达-1.95°C, 盐度约34.7。散布范围可到赤道,甚至远达北纬45°。在南极海区内,由于盛行西风漂流,其下界可达3000~4000米。因此,部分南极底层水可汇入西风漂流下部绕南极大陆流动,并与西风漂流北面的海水混合形成为温、盐特征相对均匀的水团,叫南极绕极水。它在向东运动的过程中逐渐下沉,不断地为印度洋和太平洋提供深层水和底层水。北大西洋的深层水和底层水,形成于格陵兰岛周围海区,其中主要是伊尔明格流和格陵兰流的汇合区。同时,在冰岛-法罗群岛之间以及格陵兰-冰岛之间,还有挪威海的深层水越过海槛溢出,在北大西洋的深层和底层形成一个水团,称为北极深层及底层水,亦称北大西洋深层及底层水。该水团在深、底层向南扩展,它在向南流动中,因其密度较小,始终叠置在南极底层水之上。在南纬50°附近的海区中,仍可发现这个水团的踪迹。 在南纬60°一带, 主要由于表层海水的季节性冷却,密度增大而下沉,在这里产生了一个辐合带(称南极辐合带)。在此下沉的海水一般至1000米左右的深层为止,形成南极中层水。这个水团在 500~1000米的深度内向北扩展,穿越赤道至北纬30°附近。在北大西洋也存在一个辐合带(称副北极辐合带),但其界限不甚明显,往往呈不连续的斑块状。在这里下沉的海水形成了北大西洋中层水,其主体在300~1000米内向南扩展,至北纬20°一带与来自南极辐合带的南极中层水相汇。 在南、北大西洋的副热带海区,表层海水辐合下沉形成南大西洋(次表层)中央水和北大西洋(次表层)中央水。这两个水团的主体分别位于100~300米和100~500米的水层内向赤道扩展,并与其上下水层相混合而逐渐消失其源地的温、盐特征。 北大西洋的深层还有一个“外来”水团,源地为欧洲地中海,故称大西洋深层地中海水。这个水团越过横亘于直布罗陀海峡的海槛区,很快下沉至800~1500米深处,并在北大西洋的中央海区广泛散布。 由于大西洋在南、北高纬度区域同时具有形成深层水和底层水的源地,因此它的深层环流和水团散布过程比较发达,各深层的海水都具有较高的更新率。据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法对大西洋海水样品分析结果估计,大西洋底层水的更新周期约为750年,相当于太平洋底层水更新周期的一半。 水温和盐度 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与气温分布类似,总的趋势是年平均表层水温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大洋东、西两侧和南、北两半球的年平均水温均有较大差异。赤道海区,年变幅较小,一般小于1~3°C之间;副热带和温带,特别在北纬30°~50°和南纬30°~40°之间,表层水温的年变幅较大,约5~8°C;高纬度海区,表层水温的年变幅变小,其中近北极海区约4°C,南极海区约1°C。受大陆气候或寒、 暖流锋面季节性变动影响的局部海区,表层水温的年变幅可达10°C以上。 受海面蒸发和降水的影响,表层海水的最高盐度出现于降水量较少而蒸发特别强盛的副热带海区。在北纬20°~30°之间,特别是亚速尔群岛西南的信风带内,表层盐度的年平均值高达37.9。南纬10°~20°之间的巴西近岸海区,年平均值也可达37.6。热带海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表层盐度随之下降。赤道海区,降到35.0左右。表层环流对盐度分布的影响,在北大西洋表现得比较明显。例如,湾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将盐度约35.0的海水向高纬输送,而盐度低于34.0的北冰洋表层水却由拉布拉多寒流向南输送到纽芬兰岛附近。因此,北大西洋西侧的表层等盐度线几乎呈南北走向,水平梯度大。反之,在南纬45°以南的西风漂流区,表层海水的等盐度线几乎与纬圈平行。 大西洋深层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具有更明显的纬向分布特征。在垂直方向上,自200~500米深层往下,所有水文特征的变化都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到5000米以深的水层中几乎呈均匀状态。 海冰和冰山 大西洋的海冰形成于中、高纬度的附属海和近极地海区的冬季。在北大西洋只在冬季靠近北美洲拉布拉多半岛边缘,才有海冰形成。在其他季节里,除偶尔有少量残存冰块从北冰洋漂入外,最常见的是格陵兰岛沿岸的山谷冰川滑入海中,随东格陵兰寒流和拉布拉多寒流南下的漂浮冰山。这些冰山多见于3~7月,漂移范围常可达北纬40°附近(个别年份可南达百慕大群岛一带),对北大西洋航线上的航运造成威胁(见北冰洋)。南大西洋的海冰形成于南极大陆近岸海区,而南极大陆,特别是威德尔海陆架上的陆缘冰,则是南大西洋冰山的发源地。南纬55°以南的广大海域,全年都有浮冰和冰山,9~10月更为多见,冰山可漂移到南纬40°~35°附近。据估计,每年从北冰洋和南极大陆边缘进入大西洋的冰量,分别平均为900和1600立方公里。 潮汐 大西洋的潮汐多属半日潮。半日潮的主要分潮(M2)的无潮点,分别位于冰岛东南和西南偏南、新斯科舍半岛西部、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美洲东南近岸和布韦岛附近等处。在这些点附近,振幅最小;而在巴芬湾、英吉利海峡、非洲西北岸、加勒比海南岸、南美洲东北岸和东南岸等处,振幅最大。 西欧沿岸为正规的半日潮,美洲中部东侧的加勒比海沿岸大部分为不正规半日潮,有的地方为不正规日潮;墨西哥湾沿岸,除东部为不正规半日潮外,其余均为正规日潮或不正规日潮。全日潮的主要分潮(K1)的无潮点,分别位于新斯科舍半岛南部、亚速尔群岛西南、几内亚湾西南、火地岛北部近岸、非洲南部等地。在这些点附近,振幅最小;而在北美东岸、墨西哥湾东岸和火地岛北部沿岸振幅最大。 开阔大洋中的潮汐现象并不明显,潮差一般不到1米;但在近岸海区,特别是在狭窄的海湾或喇叭形河口区域,潮差就大得多。例如,就平均潮差而论,南美巴塔哥尼亚的格兰德湾为9.74米;欧洲布列塔尼半岛的圣马洛湾为10.58米;英国南岸的布里斯托尔湾达11.47米;北美大陆和新斯科舍半岛之间的芬迪湾潮差最大,湾内的最大潮差可达21米。河口潮汐也比较显著。英国泰晤士河口的潮差约6.3米;南美亚马孙河口涨潮时潮水上溯而形成的涌潮,其壮观景象与中国钱塘江涌潮类似。此外,在一些狭窄的水道、海峡和峡湾区,潮汐涨落常会产生很强的潮流。例如,在挪威萨尔登峡湾和西尔斯达德峡湾间的海峡,即以强流著称,这里朔望大潮时的平均流速可高达8米/秒。 生物和资源 海洋底栖植物一般仅限于在水深浅于100米的近岸海区,其面积约占洋底总面积的2%,以褐藻门、绿藻门和红藻门的一些种属以及咸水显花植物为多见。在高纬度海区,沿岸带底栖植物贫乏。在中纬度海区,底栖植物十分繁茂。沿岸带以褐藻类为主,在软泥沉积上还生长有相当数量的蓝藻。南大西洋的中、高纬度海区,底栖植物以褐藻类(特别是昆布属)最为丰富。热带海区水温甚高,底栖植物比较贫乏。此外,在北大西洋中部的“马尾藻”海,繁生有茂密的漂浮性褐藻──马尾藻。 浮游植物计有240多种,以硅藻、甲藻等占优势。在南、北大西洋的中纬度海区,硅藻数量最多,尤以西风漂流区最为集中。 动物种类组成以热带区最为多样,生物量则以中纬度区、近极地区和近岸区较高。在中、高纬度海区,哺乳动物以鲸和鳍脚目为主,鱼类则主要以鲱、鳕、鲈、鲽科为多见;浮游动物的优势种属有挠足目浮游甲壳动物和相当数量的翼足类软体动物。温带海区主要有海豹、温肭兽、鲸、鲱、沙丁鱼、鳀鱼以及多种无脊椎动物。在热带海区中,代表性动物有抹香鲸、海龟、飞鱼、鲨、甲壳动物、珊瑚虫、钵水母、管水母和放射虫等种属。在北大西洋中部的马尾藻海,有许多栖息在海藻中的游泳和固着动物,现已发现有50余种鱼类和其他动物,如刺鲀、飞鱼、剑鱼、旗鱼、海龙、海马、鳀鱼、金枪鱼以及海鞘、海葵,还有一些苔藓动物。马尾藻海区还是欧洲和美洲鳗鱼的产卵场所。大西洋高纬度冷水区域(特别是南极海域),还生长有磷虾。大西洋的深海中,广泛分布有甲壳动物、棘皮动物、海绵动物、水螅和一些很特殊的深海鱼类。此外,在波多黎各海沟深部发现有一些特殊的环节动物和管海参;在罗曼什断裂带的深槽中还发现有若干种前所未知的植食性小型软体动物。 大西洋生物资源开发很早,经济鱼类的捕获量占该大洋海洋生物捕捞量的90%以上。大西洋的渔获量曾占世界各大洋的首位,20世纪60年代后次于太平洋居第二位。现在每年的渔获量仍有2500万吨左右,占世界海洋渔获总量的40%。就单位面积产量而论,仍然高于其他大洋。20世纪70年代中期,渔获量最高的是东北海域,即北海、挪威海、冰岛周围,年捕鱼量占该大洋捕鱼量的45%左右,单位面积产量平均约830公斤/平方公里,陆架区域约1200公斤/平方公里。大西洋西北部海域,约占总捕鱼量的20%,单位面积产量平均约690公斤/平方公里,其中纽芬兰、美国、加拿大东侧陆架海区,单位面积产量高达1500公斤/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单产最高的渔场。此外,地中海、黑海、加勒比海、比斯开湾和安哥拉纳米比亚沿海,也是较重要的渔场。50年代以来,南大西洋的渔获量也逐年增加。 大西洋海域的经济鱼类主要有鲱鱼、北鳕鱼、毛鳞鱼、长尾鳕鱼、比目鱼、金枪鱼、鲑鱼、马舌鲽鱼、海鲈鱼等。它们主要分布在陆架区。西欧和北美沿海区盛产牡蛎、贻贝、扇贝、螯虾和蟹类以及多种食用藻类。南极大陆附近海区盛产鲸和海豹(由于一些国家滥捕,已大量减少几近绝迹),磷虾已逐步开发。 石油、天然气、煤、铁、硫、重砂矿和锰结核等是大西洋主要的矿产资源。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北海、几内亚湾是世界著名的海底油田和天然气田分布区。委内瑞拉沿加勒比海伸入内地的马拉开波湾(湖)底,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48亿吨,近几年从该油田开采石油的年产量已近 1亿吨。墨西哥湾海底蕴藏有不少石油和天然气,仅美国所属墨西哥湾大陆架区石油储量为20亿吨,天然气储量3600亿立方米。北海海底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已超过40亿吨,天然气为 3万亿立方米。20世纪80年代初,北海海底(主要是英国和挪威)石油年产量已达1亿吨以上,天然气年产量约1000亿立方米。南大西洋东侧几内亚湾一带以尼日利亚为主的油区,也是重要的海洋产油区。油田主要位于尼日尔河三角洲及其附近的大陆架上,其中尼日利亚沿海可采储量估计为26亿吨。 英国、加拿大、西班牙、土耳其、保加利亚、意大利等国沿海海底都发现有煤的储藏。其中英国东北部海底煤藏量不少于 5.5亿吨。英国是海底采煤最早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每年从海底采煤达2000~2500万吨。纽芬兰岛的大陆架海底和法国诺曼底海岸外都发现有丰富的铁矿,前者估计储量超过20亿吨,现已开采。重砂矿分布比较广泛,美国、巴西、阿根廷、挪威、丹麦、西班牙、葡萄牙、塞内加尔等海岸外均有发现。现在,巴西对含有独居石、钛铁矿和锆石的重砂矿,美国对佛罗里达东海岸的锆石和金红石等都已开采。西南非洲南起开普敦、北至沃尔维斯湾约1600多公里的海底砂砾层,是世界著名的海洋金刚石产地。在几内亚湾和巴西两大陆架区金刚石也有发现。 锰结核是目前尚未开发的一种矿物资源,大西洋底总储量估计为 1万亿吨左右,主要分布在北美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底部。此外,开普海盆、巴西海盆和西欧海盆,在波罗的海、北海、黑海,甚至在北美五大湖底都有发现。 参考书目 P.Tchernia,Descriptive RegionalOceanography,Pergamon Press,Oxford,198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