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朝鲜族舞蹈
释义 Chaoxianzu wudao
朝鲜族舞蹈(卷名:音乐 舞蹈)
dance of Chaoxian nationality
  流传在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与黑龙江、辽宁等省的朝鲜族聚住区。朝鲜族是从事水田种植的古老民族,其民间舞蹈具有农耕劳动的特征,它是在古代的扶余、高句丽及朝鲜半岛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后又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特定环境中,育成具有风韵典雅、含蓄等特色的舞蹈。
  朝鲜族舞蹈动作多为即兴性的。其特点是幅度大,表演者的内在情绪与动作和谐一致,长于表现潇洒、欢快的情绪。其伴奏音乐旋律优美,节奏多变。
  朝鲜族舞蹈的主要形式有农乐舞、假面舞、剑舞、长鼓舞、扁鼓舞、扇舞、拍打舞等。
  农乐舞  是朝鲜族表现农耕生活内容历史最长的舞蹈,它源于古代的祭祀和狩猎活动,后发展成为农事劳动中的自娱性舞蹈形式。农乐舞分情节表演与技巧表演两种。其表演队伍,均由持小锣的舞者指挥,一般队伍由29人组成,先导者持“令旗”或“农旗”,后面是乐队及扮演的各种人物,其中有唢呐、太平釜、上剑、副剑、从剑、、首长鼓、无杖鼓、首鼓、副鼓、首法鼓、副法鼓及官吏、猎人、执事、农妪、假女、舞童等。舞蹈中“象帽”(戴一种斗笠)的表演别具一格,舞者头戴系有长短两根飘带的特制斗笠,边击小鼓边转动飘带起舞,同时将舞蹈表演引向高潮。农乐舞的伴奏音乐,由12段曲调组成,音乐欢快热烈,舞蹈风趣活泼。
  假面舞  是戴假面表演的男性舞蹈。其表演综合了唱诵、对话、舞蹈等艺术形式,并具有戏剧性。假面舞多用于表现讽刺性内容,情节活泼、幽默。表演分 7幕12场,每一幕有独立的内容。现在表演一般取其中部分情节和动作,在节日及其他娱乐的场合表演。舞蹈节奏为“打令”和“古哥里”。伴奏乐器有箫、笛、鼓、长鼓、三弦琴等。
  剑舞  又称剑器舞,是手持短剑表演的女性舞蹈。短剑的剑柄与剑体之间有活动装置,表演者可自由甩动、旋转短剑,使其发出有规律的音响,与优美的舞姿相辅相成,造成一种战斗气氛。舞蹈节奏为“打令”。剑舞原为男性舞蹈,经长期流传,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缓慢、典雅的女性舞蹈。其种类较多,一般为 4人舞。还有一种由流浪艺人流传下来的少年剑舞,其风格似武术,具有战斗性。
  长鼓舞  是身挎长鼓表演的道具舞蹈。男女均可表演。女性长鼓舞风格优雅;男性长鼓舞风格潇洒、活跃。此舞来源于农乐舞中的单人表演,经演变后,成为独舞、双人舞和群舞,在朝鲜族广泛流传。所用长鼓两端鼓面分别为高、低不同音色,舞者两手同时击打出各种不同节奏的鼓点。其音乐曲调多样,音乐节奏为嬋、屼、岾拍的“古哥里”节奏。
  扁鼓舞  持扁形鼓表演的道具舞蹈。扁鼓原为朝鲜族古老的打击乐器,后发展成为男女舞者胸前系鼓而舞的舞蹈。表演时舞者两手击打胸前的扁鼓,边击边舞。女性扁鼓舞多为独舞,舞姿优雅,男性扁鼓舞多为群舞,动作大方、有力,具有强烈的战斗性。舞蹈节奏根据主题和情节的要求而不断变化。
  扇舞  持花扇表演的女性道具舞蹈。源于古代巫女活动及民俗活动中的扇子表演,后发展成为单扇舞、双扇舞两种形式。扇舞动作细腻,节奏变化多,它以朝鲜族女性舞蹈活泼、优美的特点表现纯朴、善良的民族精神。
  拍打舞  是表现渔民喜获丰收的舞蹈。舞者扮为渔夫,作乘船姿态,随“安旦”节奏用手掌拍打胳膊、双腿及胸部两胁,表达喜悦之情。其动作激烈,情绪欢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朝鲜族舞蹈艺术得到蓬勃发展。许多朝鲜民间舞蹈经专业工作者加工、整理后搬上了舞台。农乐舞、剑舞、长鼓舞等也都以新的内容和主题在舞台上表演。专业舞蹈工作者还创作了舞剧《为了永久和平和幸福》、双人舞《弓舞》以及独舞《养猪姑娘》等。还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朝鲜族舞蹈编导、演员和教员,出版了《朝鲜族舞蹈基本动作》等教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