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
释义 Kɑng-Mei-Yuɑn-Chɑo Zhɑnzheng Di-si Ci Zhɑnyi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卷名:军事)
Fourth Campaign in War to Resist U.S. Aggression and Aid Korea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于1951年 1月25日~4月21日,在朝鲜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战役。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中朝人民军队第三次战役的打击下,丢失汉城,败退至三七线附近地区,内部矛盾加剧。为了挽回其失败的影响,缓和内部矛盾,稍事整顿,即乘中朝人民军队转入休整之际,集中16个师另3个旅、1个空降团和大量航空兵、炮兵、坦克兵,共23万余人,发起新的进攻,企图重占汉城,将中朝人民军队压回到三八线以北地区。这次进攻,由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官M.B.李奇微统一指挥,采取稳扎稳打、齐头并进的战法,以其主力置于西线向汉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在东线实施辅助突击。


  1951年1月15日,“联合国军”以一部兵力开始进行试探性进攻。此时,中朝人民军队主力正在汉城以北之议政府、加平、金化地区休整,志愿军后续兵团尚未入朝。25日,西线“联合国军”以美军为主,集中6个师又3个旅,在大量航空兵、炮兵、坦克的支援下,由水原至骊州地段首先发起进攻。随后,东线“联合国军”于31日以韩国军为主,集中8个师由原州、武陵地段分向砥平里、横城、春川方向发起进攻。为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集结,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中朝人民军队决定以志愿军1个军和人民军1个军团组成西集团,在西线抗击敌人主要进攻集团;以志愿军4个军组成中央集团,以朝鲜人民军3个军团组成东集团,在东线寻敌弱点,实施反击。
  西线,丘陵、平原交错,又时值严冬,江河封冻,便于机械化部队行动,而不便防守。位于该线防御的中朝人民军队西集团,在地形不利,兵力和装备处于劣势,部队没有休整的情况下,依托临时构筑的野战工事,抗击“联合国军”在大量航空兵、炮兵和坦克支援下的凶猛进攻,战斗异常激烈。至2月7日,将进攻之敌阻止在汉江以南的内飞山、文衡山、武甲山、杨子山一线,使“联合国军”14昼夜只前进18公里,并付出很大的伤亡代价。这时,汉江已开始解冻,汉江以南作战地幅狭小。西集团为避免背水作战,于当日夜晚,将汉江西段2个军的主力撤至汉江北岸组织防御,而留一部兵力坚守南岸桥头阵地;将在汉江东段担任防御的1个军仍留于汉江以南坚守原阵地,以继续钳制敌人主要进攻集团保证东线反击作战的顺利进行。


  此时,在东线进攻的“联合国军”,已进至砥平里、横城一线,并继续向北进攻。2月9日,韩国军第8和第5两师突进至横城以北约 10公里,态势突出,翼侧暴露。中朝人民军队决心乘此有利时机,采取正面突破、两翼迂回的战法,歼灭该敌。
  2月11日17时,中朝人民军队向横城以北之敌发起反击。中央集团经一昼夜激战,将韩国军第8师3个团、美军第2师1个营和4个炮兵营歼灭。随后,以一部兵力向砥平里之敌发起进攻,另一部兵力向原州方向发展。东集团在突破后,于前进中歼灭韩国军第3和第5师各一部,13日前出到横城东南地区,并继续向平昌、宁越方向发展。至15日,中央集团攻砥平里未克,而敌援兵已到,原州地区之敌也已集中,中朝人民军队鉴于继续歼敌时机已失,遂停止进攻。
  中朝人民军队停止进攻后,“联合国军”随即继续北犯。于是,中朝人民军队决心采取运动防御,用空间换取时间,以掩护后续兵团集结,改善交通运输,囤积作战物资,待敌深入后再举行反击。
  2月17日,中朝人民军队决定在全线转入运动防御。第1梯队展开8个军,第2梯队展开3个军另1个师。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大量杀伤敌人,采取兵力配置前轻后重、火力组织前重后轻的战术原则,实施了宽正面、大纵深的节节抗击。
  3月7日,“联合国军”集中14个师、3个旅和2个团,在大量飞机、坦克、炮兵的支援下,开始在整个战线发动猛烈的进攻。中朝人民军队在粮弹缺乏、极度疲劳的情况下节节阻击,大量地杀伤敌人。为了保持主动,于14日主动撤离汉城。随后又主动地逐步转移至三八线以北附近地区,坚决阻敌前进。至4月21日,将“联合国军”阻止在开城、涟川、华川、杆城一线,迫使其基本上停止了进攻,第四次战役遂告结束。
  这次战役,中朝人民军队奋战87天,共歼“联合国军”7.8万余人,使敌人平均每天付出900余人伤亡的代价,才前进1.3公里,从而为自己赢得了时间,掩护了后续兵团的集结,给尔后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3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