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衡
释义 Zhɑng Heng
张衡(78~139)(卷名:中国文学)
  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17岁时游学三辅,后来到京都洛阳,就教于太学,“通《五经》,贯六艺”。他淡于功名,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推辞不就。永元十二年(100),始任南阳主簿。后被征入朝,拜郎中,两次任太史令,又作过侍中、河间相等官。
  张衡勤敏好学,博识多能,在述志之作《应闲》中曾以“约己博艺,无坚不钻”自许。他在任太史令期间,悉心研究天文、历算,著《灵宪》、《筭罔论》等科学著作,并先后发明和制作了举世闻名的浑天仪和地动仪。又曾上疏反对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写有《请禁绝图谶疏》。
  张衡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辞赋和诗。他的散体大赋以《西京赋》、《东京赋》最为有名。这两篇赋合称为《二京赋》,是他早年入京后有感于“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后汉书·张衡传》)而作。题材体制均模拟班固《两都赋》,但结构更为宏阔,思想艺术上也显示出某些特色。赋的主旨是规讽统治阶级,有些议论颇为深刻切直。如告戒统治者切莫“剿民以媮乐,忘民怨之为仇”,警告他们要知道“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的道理。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危机的深刻忧虑和对人民力量的理解。《二京赋》中描述了以前的同类大赋从未记载的若干新事物,如它对都市商贾、侠士、辩士的活动以及杂技和角觝百戏的演出情况等都有所反映。有些片断描写生动,如《东京赋》中“濯龙芳林”以下一段,仿照《子虚赋》,按东、西、南、北方位铺写景物,语句清新,颇富文采。《西京赋》中写平乐广场观“角觝之妙戏”一段,记述各种技艺的表演,宛如目睹,且是中国古代极珍贵的杂技艺术史料。
  张衡的赋还有《思玄赋》和《归田赋》。《思玄赋》主要抒写政治上忧愤不满的心情。《归田赋》是一篇抒情小赋,是他感到不得志、欲归隐田园时所写。开头写他欲离京归田的原因,中间设想他退隐田园后欣然自乐的生活;末尾则以老庄“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作结。这篇赋表现了作者在宦官外戚交相干政、朝政日非的情况下对现实的不满和绝望,以及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语言清新,情味悠长,而且颇有骈偶成分,对魏晋抒情赋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张衡的诗今存数首,《同声歌》一首为完整的五言诗,写得情真词丽,标志着东汉时代早期文人五言诗的进步;其中又以《四愁诗》最为有名。诗中以比兴的手法写他自己“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四愁诗》序)的苦闷。诗分四章,写他的“所思”在“太(泰)山”、“桂林”、“汉阳”、“雁门”等远方,但均“路远莫致”,令其不胜忧烦,作品以情诗的形式寄托政治怀抱和失意的忧伤,写得意绪缠绵,兴寄幽深,颇能动人。全诗通篇七言,虽然每首第一句尚有“兮”字,但已是文学史上较早的七言诗,对后世七言诗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