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载 |
释义 | Zhang Zai 张载(1020~1077)(卷名:哲学) 中国北宋哲学家。 生平和著作 字子厚。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随父侨寓于凤翔郿县横渠镇(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以后即在横渠镇讲学。当时人们称之为横渠先生,弟子多为关中人,后人称他的学派为“关学”。 北宋中期,宋朝经常受到契丹和西夏的侵扰。张载青少年时代在西北,深有感受,因而“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任陕西安抚副使兼知延州,张载写信谒范仲淹,范“一见知其远器,因劝读《中庸》”。张载博览群书,研究儒家以及道、佛的学说,经过比较和鉴别,对佛、道采取批判的态度,而崇奉儒家思想:“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其中《易传》对他影响最大。 嘉祐元年(1056),张载到开封讲《周易》,并写作《易说》一书。后与程颢、程颐会面,砌磋学问,相互影响。嘉祐二年张载举进士,先任祁州司法参军、丹州云岩县令,后迁著作佐郎,签书渭州军事判官公事。张载任云岩县令时,“政事大抵以敦本善俗为先”,关心民间疾苦,注重教化,提倡尊长事老的风尚。任渭州军事判官时,日夜勤劳,赈济百姓,对西夏的侵扰尤为关注。他对于缓和民族矛盾,稳固边防起了积极作用。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御史中丞吕公著向朝廷推荐张载。张载被召见时,“以渐复三代为对”,说“为政不法三代者,终苟道也”。遂任崇文院校书。当时王安石执政,实行新法,希望得到张载的支持。但张载与王安石持有不同意见,语多不合。张载也主张改革,他说:“通其变然后可久,故止则乱也”,“理势既变,不能与时顺通,非尽利之道”,“能通其变而措于民,圣人之事业也”。他与王安石不同之处是反对“顿革”,主张渐变,要“与人为善”、“善与人同”。由于张载的弟弟张戬激烈反对新法,张载于神宗熙宁三年辞去崇文院校书,回到横渠镇讲学、著书。 熙宁九年张载在横渠镇完成了他的主要著作《正蒙》一书。他说:“此书予历年致思之所得,其言殆于前圣合与!大要发端示人而已,其触类广之,则吾将有待于学者。”他想在家乡实现其政治主张,解决贫富不均的问题,说:“仁政必自经界始,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已。”他和他的学生曾计划“共买田一方,画为数井”,准备试验井田制度,未成。 宋神宗熙宁十年经吕大防荐举,张载被任为同知太常礼院。任职不久,因与主管礼官意见不合,又有疾,即辞职。回陕途中,于临潼病逝,终年58岁。“贫无以殓,门人共买棺奉其丧还”。 张载的主要著作还有《横渠易说》、《文集》、《张子语录》,此外有《经学理窟》一书,其中抄入了一些二程语录,不尽可信。据朱熹、吕祖谦所编选《近思录》的引用书目,张载尚有《论语说》、《礼乐说》、《孟子说》,但都已散佚。张载的著作,明代万历年间沈自彰汇编为《张子全书》,后流传多种版本(见彩图)。1978年中华书局整理、出版了《张载集》。 哲学思想 张载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自然观、认识论、人性论等方面。 自然观 张载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气一元论哲学。他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认为一切存在都是气,整个世界都由气构成。先秦儒家以天、道家以道作为最高实体,张载认为所谓天所谓道,都是气,气是最高实体,道是气化的过程,太虚即所谓天,是指气散而未聚的原始状态。他说:“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太虚无形,气之本体”。他还认为一切具体的事物,都是太虚之气凝聚而成,万物消亡又复归于太虚,太虚、气、万物,是同一实体的不同形态,他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在他看来,世界统一于气,气有聚散而无生灭,气聚则有形可见,气散则无形不可见,太虚无形无状,并不是虚无,所以说;“虚空即气”,“知太虚即气则无无”。从“太虚即气”的观点出发,张载批驳了佛道二家的唯心主义观点。道家宣扬“有生于无”,张载指出:“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不识所谓有无混一之常。”他认为道家把虚看作根本的“体”,把气看作外在的“用”,将二者断然分开,是不知道“有无混一”的道理。佛教宣扬“一切唯心所造”,张载批评说:“释氏不知天命,而以心法起灭天地,以小缘大,以末缘本,其不能穷而谓之幻妄,真所谓疑冰者欤?”他认为佛教不知道大自然的规律,只是凭主观意愿解释各种变化,凡解释不通的就说是虚妄,这真象生命只有一个夏天的虫子不相信冰的存在一般可悲。张载肯定天地为本,人心为末,肯定物质的第一性和精神的第二性。 张载发展和丰富了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张载指出,气处于永恒运动中,说“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运动的原因在于气本身包含有互相吸引、互相排斥的两个方面,说:“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张载认为,由气所构成的任何事物,都是阴阳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无无阴阳者”,如果没有对立,就不成其为事物,“物无孤立之理,非同异、屈伸、始终以发明之,则虽物非物也”。张载把各种个别的对立概括为“两”,把各种个别的统一概括为“一”。他说:“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自注:两在故不测],两故化[自注:推行于一]。此天之所以参也。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认为事物总是“有两则有一”、“若一则有两”,强调两与一的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反对割裂两一,推测到这种既有两又有一的关系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认识论 张载认为关于事物的知识是从耳目感官来的,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说:“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他肯定外物是感觉的源泉,说:“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这是张载认识论思想中的唯物主义部分。但是张载又认为,对气的变化本性“神”和气的变化过程“道”的认识,出于人的“德性”,完全不依赖耳目的感觉,说:“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这就否定了感觉经验是一切认识的基础,构成了张载认识论思想中的唯心主义部分。 伦理思想 张载首倡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主张调和等级矛盾,宣传兼爱的道德学说。 张载从气一元论的宇宙观出发来说明人性,认为人和万物都是气聚而成,气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气的本来状态构成“天地之性”,它清澈纯一而无不善,为人和万物所共有;人生成之后,由于禀受阴阳二气不同,又有各自的形体和特殊的本性,这就是“气质之性”,它驳杂不纯,是人的各种欲望和不善的根源。由此,张载指出,人们应当通过修养功夫,变化气质,以保存“天地之性”,恢复先天的善性。 张载还发挥了儒家传统的仁孝道德观念,并将它同“天人合一”的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调和等级矛盾的兼爱思想。他认为,人和万物都是天地所生,性同一源,本无阻隔。封建社会就象一个大家庭。人与人之间应当“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彼此同情,相亲相爱。而在这个大家庭中,君主是天的长子,大臣是帮助君主的管家人,每个人都应努力对“天地”尽孝道。做到乐天安命、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张载的伦理思想,对明清之际王夫之的伦理思想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他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却为程颢、程颐、朱熹等人所汲取,对程朱学派的伦理思想有重大影响。 历史地位和影响 张载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比较详细、系统的有关“气”的理论,初步论证了世界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论证了物质与运动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气一元论的哲学体系,开辟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新阶段。他的哲学思想对宋明清几代的哲学,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唯物主义发展方向均有重大影响。张载第一次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一根本问题上,批判了佛教的唯心主义,在哲学史上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张载提出关于事物发展基本规律的学说,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明代王廷相推崇张载的“太虚即气”的理论,认为它“阐造化之秘,明人性之源,开示后学之功大矣”。王夫之宣称自己是张载学说的继承者,在《自题墓石》中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认为“横渠学问思辨之功,古今无两,其言物理也,特精于诸老先生”。由于受着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张载的唯物主义思想是不彻底的,其思想体系包含许多唯心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糟粕。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受到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批评,而他的唯心主义思想则得到他们的推崇。朱熹在批评张载唯物主义思想的同时,又把张载关于气的学说加以改造后容纳到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中,成为其中的一个环节。朱熹在《伊洛渊源录》中把张载和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并列为理学的创始人。张载的著作,在明初永乐年间被编入《性理大全》中,作为开科取士的必读书。张载哲学思想中的唯心主义方面,在历史上起着消极、保守的作用。 对于张载哲学思想的评价,学术界存在着不同意见。目前中国大多数学者认为,张载的哲学思想虽包含不少唯心主义的糟粕,但主流是唯物主义的;也有人认为,张载的哲学体系为二元论。 参考书目 张岱年:《张载──十一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