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儿感冒
释义 xiao'er ganmao
小儿感冒(卷名:中国传统医学)
colds in children
  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痛、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为儿科常见病。通常称病情轻浅、症状单纯者为伤风;全身症状较重者为感冒;同一时令里众人相染,症状相似者为时行感冒或称流行性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发病率最高。小儿感冒,较之成人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
  病因病机 六淫之邪或时行之气,从口鼻、皮毛而侵入,先犯肺卫,故初起有恶寒、发热、咳嗽、流涕、喷嚏等表卫症候;继则入里而见里热,正邪交争,壮热不退,口渴,引冷,面赤,脉洪大滑数;邪热引动肝风,可引起昏迷抽搐;病邪入肺,可见高热、咳喘气急、鼻翼煽动;病邪入心,可见面色苍白、咽痛、乏力、心悸等。
  辨治 小儿感冒,初起有风寒、风热两大类型之异。夏秋之季的感冒,多由冒暑吸热,或湿热之邪侵袭而引起,冬春之季的感冒,则多由风寒侵入,或外感风寒内蓄里热而引起。临床常见以下证型:①风寒表症。证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无汗、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浮紧而数。治宜辛温解表。小儿体质较之成人相对柔弱,故一般不用成人常用的辛温发汗剂,常用葱豉汤加味。②风热表症。证见不恶寒或微恶寒、发热、咳嗽、咽痛和咽部发红、口干微渴、舌质红、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治宜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加减。咳甚合桑菊饮。③暑湿表症。多见于长夏处暑及初秋季节。证见发热、无汗或少汗或有汗而热不退、恶心呕吐、烦躁口渴、纳呆、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治宜解表化湿清暑,方用新加香薷饮合六一散。湿重、脘闷腹胀、腹痛、呕吐不食者,用藿香正气丸。④热在肺胃。表邪入里,而致里热炽盛,证见高热、不恶寒、口渴、汗出、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洪大。治宜清热泻火,方用银翘白虎汤。⑤痰热壅肺。证见高热、烦躁、咳嗽、气急鼻煽、舌红,脉滑数,治宜清肺化痰,方用麻杏石甘汤。
  小儿饮食不知节制,感冒后脾胃呆钝,故多挟食之证。证见纳呆、腹胀满、舌苔厚腻,可在上述方药中酌加消导药,如建曲、山楂、陈皮、枳壳之类。热退清后,精神倦怠,咳嗽有痰,不思食,苔腻,宜调肺胃,化痰湿,常用二陈汤加味。
  现代临床多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思路,不受传统风寒、风热分型的约束,以专方为基本方。如卫气双解汤、上感合剂、感冒合剂、小儿退烧宁以及一枝黄花冲剂、芒果叶冲剂、白花败酱草冲剂等,经大量病例观察对照,退热时间明显缩短。
  小儿感冒如无并发症的发生,可在3~7日内痊愈。宜卧床休息,多喝开水,饮食宜清淡而有营养,忌口不可过严。季节变换之际,要注意添加衣被,避免着凉。在感冒流行期间,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