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勋伯格,A. |
释义 | Xunboge 勋伯格,A.(卷名:音乐 舞蹈) Arnold Schnberg (1874~1951) 奥地利作曲家。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1874年9月13日生于维也纳,1951年7月13日卒于美国洛杉矶。自幼学习小提琴和大提琴,12岁开始作曲。1891~1895年,因家庭经济困难,任银行小职员。其间,曾从青年作曲家A.von采姆林斯基短时期学习对位法。作为作曲家,勋伯格主要靠自学成名。1901年赴伯林,在一酒馆乐队任指挥,后到斯特恩音乐学院任教。此后,来往于维也纳和柏林两地,几乎没有中断过教学活动。他的学生中最著名的是奥地利作曲家A.贝格和A.von韦贝恩(他们师生3人常被称作新维也纳乐派)。1915~1917年勋伯格在奥军服役。1918年组织维也纳私人音乐演出协会,专门演出20世纪的新音乐。1933年,因为他是犹太人,纳粹政府解除了他在柏林普鲁士艺术学院的职务。同年去美国,1935~1944年先后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40年入美国籍。 勋伯格的创作可分为 3个时期。早期作品受J.勃拉姆斯等人,特别是R.瓦格纳的影响,基本上属于晚期浪漫派风格。如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1899,1917年改编为弦乐队曲)、康塔塔《古雷之歌》(1900~1901)、交响诗《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1903)等。 1908年以后,他开始探索一种新的无调性的音乐风格,标志着他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他的作品中,不同音高的各音之间的结合,不再像传统音乐那样,以某个音为中心,不协和和弦也不再像传统的音乐那样,需要“解决”到协和和弦。勋伯格采用无调性音乐风格是同他作品中的表现主义特征相联系的。同时期,他受俄国表现主义画家B.康定斯基影响,不仅自己作画(曾于1910年举行个人画展),还写下了几部典型的表现主义音乐作品,如单人剧《期待》(1909)和说白歌唱《月迷的皮埃罗》(1912)等。这些作品表现了诸如绝望、恐惧、紧张、痛苦等病态心理或情绪,音乐语言夸张、变形、怪诞。在《月迷的皮埃罗》中,勋伯格还发展了一种介于说话与歌唱之间的说白歌唱。无调性阶段的重要作品还有《五首管弦乐小品》(《预感》、《往昔》、《色彩》、《突变》、《必不可少的朗诵调》,1909)、戏剧配乐《幸运的手》(1913)等。 经过几年创作上的沉默之后,1923年,勋伯格在无调性音乐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组织音乐材料的新方法,形成了所谓十二音音乐。作曲家用半音阶中的12个音,自由组成一个音列,音列可以原形使用,也可以逆行、倒置、倒置逆行。这 4种音列形式可移置于半音阶的任何高度,从而可形成48种样式。音列中的各音(全部或部分)既可相继出现形成曲调,也可同时出现形成和弦,以此构成全曲。勋伯格后期基本上采用十二音技法进行创作,重要作品有《乐队变奏曲》(1926~1928)、《小提琴协奏曲》(1935~1936)、《钢琴协奏曲》(1942)、《华沙幸存者》(为朗诵、男声合唱及乐队而作,1947)、歌剧《摩西与亚伦》(1951)等。他在晚年偶尔也写作有调性的作品。 勋伯格的创作除早期作品外,大多难于被人理解,当时经常遭到冷遇。在他死后,对他的音乐的评价,也一直存在争议。但是,他的无调性音乐和十二音音乐对20世纪的音乐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初在德国、奥地利,后来在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不少作曲家都采用他的作曲方法。他的重要理论著作有《和声学》(1911)、《和声的结构功能》(1937~1948)、《作曲基础》(1948)、《风格和思想》(1950)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