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想象
释义 xiɑngxiɑng
想象(卷名:中国文学)
  人脑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在原来感知事物的基础上,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分解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和联想,再重新在内心中创造出新的形象。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因而具有具体的形象性的特点。但这一表象,又不一定实际存在过,它可以是世界上从未存在过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的形象,因而想象又具有虚构性的特点。不过,无论怎样虚构,想象都必须以客观现实作为基础和源泉。
  想象的产生,来自人类实践活动的需要。人类的活动通常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未活动之前已经预想到可能达到的目的。就是这种预想的活动,导致了想象的产生。有的想象,没有明确的目的,如见白云而将之想象成苍狗,这是无意想象或不随意想象。有的想象,则带有明确的目的,如把自己想象为英雄人物,这是有意想象或随意想象。有的想象,主要是把别人描述过的形象或自己记忆中的形象,重新在脑子中再现出来,这是再现想象。有的想象,则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它不停留于已有的感性形象上,而是经过分解和联想,创造出崭新的形象来,这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人类最高级的一种思维活动,科学上的创造发明和文艺创作,都离不开创造想象。比较起来,由于科学思维主要靠严密的逻辑推理,想象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或契机,艺术思维则自始至终离不开想象。因此,创造想象对文艺创作特别重要。文学家艺术家一方面通过想象来构思他们的形象;另一方面,又在想象中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渗透到创作的过程中去。正因为这样,所以古今中外的文艺理论和美好著作,都把想象看成是文艺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西方最早提到想象的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在《心灵论》中说:“想象和判断是不同的思想方式。”(《西方文论选》第 561页)但希腊时代主要是用摹仿来解释文艺的。开始用想象来解释文艺的,是罗马时代的斐罗斯屈拉塔斯。他说:想象“是用心来创造形象”,“它比摹仿是更为巧妙的一位艺术家”(同前第133、134页)。这以后,想象问题在西方美学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艺复兴时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差不多都谈到了想象。例如马佐尼把想象看成是“制造形象的能力”(同前第200页)。培根在《学问的推进》中,把学术分成历史、诗和哲学三种,相应的人类的认识能力也有三种:记忆、想象和理智。17世纪的新古典主义者,虽然强调理性,但也并不全部否定想象。18世纪的启蒙运动者,更把想象与感情结合起来,看成是文艺天才的一种特殊才能。这对以后浪漫主义者强调想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经验派对想象的问题,进一步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康德,企图调和古典主义所强调的理性与浪漫主义所强调的想象,把想象力与理解力的自由和谐看成是审美活动的基本特点之一。黑格尔也很重视想象,他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美学》第一卷第 357页)英国的柯勒律治在他的《文学生涯》中,更把想象看成是诗人的灵魂。他不仅区别了想象与幻想的差别,而且把想象分成属于知觉和理解的第一性想象和属于自觉意志的第二性想象。认为诗人才能的特点,是善于把这种想象统一起来。
  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给想象一词作本质说明的是韩非。他在《解老篇》中说:“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今道虽不可得闻见,圣人执其见功以处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象)之象。’”“道”是抽象的,人的感官不能直接感觉出它的存在,但是“道”如果体现为事功,则人们根据具体的事物就可以把它推论出来。在这里,感觉无济于事,必须应用思维(“想”或“意想”)。韩非把这种情形比之为案图想象;这就不仅从词源学上说明了想象一词的产生,而且从思维学上揭示了它的性质:不是感觉,而是思维。韩非把想象的特点规定为老子所说的“无状之状,无象之象”,也是十分精到的。这就从主客体关系方面阐明:想象中的客体的具体形象并不直接呈现在主体的感官之前,而是显现为心灵的回顾或前瞻。中国古代作家和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多以这样的意义来使用“想象”一词。例如,《楚辞·远游》:“思故旧以想象兮,长太息以掩泣。”曹植《洛神赋》:“足往神留,遗情想象。”谢灵运《登江山孤屿》:“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仳离放红蕊,想象颦青蛾。”等。相传为唐人齐己所撰的《风骚旨格》,把诗分成40门,第24门即为“想象”。
  中国古代文论家和画论家,或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想象的重要,或从大量作品的研究中揭示出想象的意义。如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所说的“迁想妙得”,陆机《文赋》所说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所说的“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等,都是对于想象的心理活动所作的极其生动而深刻的描述。可见中国古代也是十分重视想象的。
  总结过去的经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想象的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马克思在《路易士·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说:“想象力,这个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这时候已经开始创造出了还不是用文字来记载的神话、传奇和传说的文学,并且给予了人类以强大的影响。”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谈到希腊神话时又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马克思的这些话,适用于一切文学艺术。文学艺术的创作正是借助于想象,把客观的现实生活形象化。正因为这样,所以高尔基直接把想象看成是艺术的思维,说:“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维,是‘艺术的’思维。”(《论文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