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奈尔维,P.L.
释义 Nai'erwei
奈尔维,P.L.(卷名:建筑 园林 城市规划)
Pier Luigi Nervi (1891~1979)
  意大利工程师和建筑师,在变革建筑结构和施工工艺中,以创新空间形象方面作出贡献。1891年6月21日生于意大利北部小镇桑德利奥。1913年从波仑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在波仑亚市混凝土学会工作两年。1915~1918年在意大利工程兵部队服役。1920年同奈比渥西合组工程公司。 1932年起同巴托利合作组织奈尔维-巴托利工程公司。1979年6月9日卒于罗马。
  奈尔维毕生致力于探索钢筋混凝土的性能和结构潜力,凭借他超群的结构直觉,运用他创造的钢丝网水泥和多种施工方法,创造出风格独特、形式优美、有强烈个性的建筑作品。
  佛罗伦萨市体育场  奈尔维第一个重要作品。体育场主席台上方的雨篷悬挑24米,轮廓近似于弯矩曲线,有三座连接上下层看台的螺旋形楼梯,从看台逐层悬挑出去。这座体育场在结构设计上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而且体现了一种从材料和结构的力学分析出发,统一考虑建筑处理的设计方法。体育场看台的结构完全暴露在外,给人以简洁清新之感。
  飞机库  奈尔维在1935~1942年为意大利空军设计的 8座飞机库说明了他的设计思想的发展过程。这些飞机库都用钢筋混凝土网状落地筒拱(图1)。奈尔维构思了这种静不定结构,在当时计算技术尚未成熟的条件下,是通过模型试验对设计作出一些修正,经过验算,付诸实施的。头两座飞机库全用现场浇注的施工方法,后来几座改用他创造的预制装配、现浇接头的施工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这些飞机库被炸后,屋顶整个塌落下来,而现浇接头部分大多完好无损。这一整套结构方式、设计方法和预制装配技术是奈尔维以后创作的基础。


  钢丝网水泥和都灵展览馆   奈尔维是钢丝网水泥壳体的发明人。这种材料就是在数层重叠的钢丝网上涂抹数层水泥砂浆制成,性能类似钢材,抗拉强度远远超过普通钢筋混凝土。它可以作薄壁曲面预制构件,也可作模板。奈尔维曾经用它造游艇、建仓库。1947~1949年他负责建造意大利都灵展览馆B厅(图2),它的跨度 97米的拱形屋顶就是用钢丝网水泥预制的V字形断面构件,在现场拼装起来的。构件用横隔板增强刚度;腹壁处开洞,以减轻构件自重,并作为采光洞口;在沿跨度方向的预制构件间布置钢筋,浇灌混凝土作肋,使整个屋顶连成整体。支座按传力路线倾斜,上部成扇状展开承接屋顶,结构合理,造型美观。B厅曾被誉为水晶宫以后欧洲最重要的大跨度建筑之一。自此以后,奈尔维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


  罗马奥运会体育馆  奈尔维为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作了一个大体育馆和一个小体育馆的结构设计。这两座建筑都是落地穹顶,在B厅的筒拱基础上有所发展。预制构件拼装的屋顶也有非常美丽的天花,小体育馆尤其轻盈秀巧,建筑结构浑然天成(见罗马小体育宫)。大体育馆的支座是倾斜的变截面柱,富于雕塑感,这是他后期作品中常用的手法。
  其他作品  奈尔维主要以设计建造预制拱顶和穹顶著称,还创造了结构独特的其他许多作品。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厦会议厅是一个折板结构,前后墙面和屋顶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他根据受力情况在屋顶部分附加一块成波浪状的连续板,其断面轮廓近似于弯距曲线,不但加强了屋顶的刚度和受力性能,而且增强了朝主席台的导向性,有利于声音的传播。米兰的皮瑞里大厦(见彩图)和蒙特利尔的维多利亚广场大厦是两座颇不寻常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层塔楼。后者由一个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内核和四角的承重柱以及位于三个设备层内对角布置的桁架组成,其建筑立面因为多了横向划分而显得丰富多彩。意大利蒙图瓦造纸厂的一个车间长 250米,宽30米,按生产要求,里面不能有柱子,四边障碍要尽量少,因而奈尔维采用了悬索结构:两对人字形支座用钢丝网水泥壳体作模板,浇注后和混凝土形成整体;整个屋顶是一片连续钢桁架,用悬索吊挂在人字形支座的横梁上。意大利都灵劳动宫(见彩图)大厅是由16根柱子支撑的16把结构各自独立的方形巨“伞”构成,每把“伞”覆盖38米见方的大厅面积;“伞”的柱子下部断面为十字形,上部为圆形,以钢悬臂梁在柱头向四面辐射出去;每块屋面之间是两米宽的采光带;整个建筑给人以一种粗犷的感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3: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