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沈氏农书和补农书
释义 Shenshi Nongshu he Bu Nongshu
《沈氏农书》和《补农书》(卷名:农业)
  中国明末清初反映浙江嘉湖地区农业生产的两部农书。《沈氏农书》大约是明崇祯末年(1640年前后)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佚名的沈氏所撰。全书有“逐月事宜”、“运田地法”、“蚕务(六畜附)”和“家常日用” 4个部分。“逐月事宜”是农家月令提纲,按月列举重要农事、工具和用品置备等;“运田地法”主要记载水稻和桑树栽培;“蚕务”除养蚕外,还包括丝织和六畜饲养;“家常日用”讲述农副产品的加工和贮藏知识。
  《补农书》作者张履祥(1611~1674),字考夫,号念芝,浙江桐乡杨园村(今浙江桐乡县)人。明亡后,隐居家乡讲授理学并兼务农业,世称“杨园先生”,生平事迹载在《清史稿·儒林传》。他对《沈氏农书》极为欣赏,但尚感有不足,又根据本人经验和从老农那里得到的知识,约在清顺治十五年(1658)写成本书。内容包括“补农书后”、“总论”和“附录” 3个部分,主要论述有关种植业、养殖业的生产和集约经营等知识,记载了桐乡一带较重要的经济作物如梅豆、大麻、甘菊和芋艿等栽培技术,内容相当广泛,且切实可行。乾隆年间,朱坤编辑《杨园全集》时,把《沈氏农书》与本书合为一本,分上下两卷,统称为《补农书》,故后世刊本多用此书名。
  明代后期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某些地区如太湖流域的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有所发展,一些经营地主和无意仕进的文人多亲自务农,总结生产经验和传授农业知识的著述也相应增多,这两本书就是这一情况下的产物。其中概述的农业资源利用、集约经营的基本措施,以及当时农业商品生产和雇佣关系的情况,一些农副产品的单产、价格和利润等主要数据等,为研究明末清初太湖地区的农业经济史和技术史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6: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