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登堡,B. |
释义 | Gudengbao 古登堡,B.(卷名:固体地球物理学 测绘学 空间科学) Beno Gutenberg (1889~1960) 德国地球物理学家,犹太人。1889年6月4日生于德国的达姆施塔特,1960年1月25日卒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1908年入德国格丁根大学,受教于E.维舍特教授,1911年获博士学位。曾任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和气象学教授,帕萨迪纳地震研究室负责人。古登堡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员,美国地质学会会员。还担任过美国地震学会理事和主席。1953年获得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第15届威廉·博伊奖章。 古登堡一生主要从事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的研究。早期他最突出的研究成果是用地震波的方法估算地核的半径。1914年,他首次得出核面深度约为2900公里,与现代最新研究成果相差很小。2900公里这一数值至今仍广为引用。有人称地球的核幔界面为“古登堡不连续面”。 古登堡在欧洲时期,写过《地球物理学教科书》,编辑了著名的《地球物理学集成》。 1934年以后,古登堡同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 (C.F.Richter)合作,先后写成了 4篇讨论各类地震波的论文。在30年代,他的主要研究课题,除地震波和地球内部构造外,还有深源地震问题。1941年,他和里克特合作的论文《地球的地震活动性》第一次发表,以后几经增补修订,于1949年出版专书,1954年出版第二版。该书对20世纪50年代以前全球各地区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作了详尽的讨论,是近代地震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古登堡和里克特一起创立了地震的震级标度。1945年他正式定义了面波震级MS和体波震级mb,把里克特定义的地区震级标度推广到远震和深源地震。50年代以后,古登堡主要研究低速层和通道波,他提出的上地幔低速层已为后来广泛的研究所证实。 古登堡的著作很多,1939年和1951年,古登堡两次编辑出版了《地球内部的构造》一书。1959年出版了他晚年撰写的《地球内部物理学》,该书对当时的地球物理学研究作了简要总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