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尼罗河 |
释义 | Niluo He 尼罗河(卷名:世界地理) Bā╪r el Nl 世界第一长河。自南向北流贯非洲东北部,注入地中海。白、青尼罗河两大支流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附近汇合后,始称尼罗河。以白尼罗河源流卡盖拉河(见彩图) ![]() 苏丹尼穆莱至源头为上游段,长1716公里。其中源流段卡盖拉河长792公里,它的上源是卢卡拉拉河和卢维伦扎河。前者发源于卢旺达西部高地(南纬2°17′,东经29°21′),海拔2000米,为最上源头;后者发源于布隆迪中南部高地,海拔2120米。两河在卢、布国界东侧汇合后始称卡盖拉河,蜿蜒向北,至乌干达边境,折向东流,河面展宽,注入维多利亚湖。湖水从北端流出,经基奥加湖向西流,称维多利亚尼罗河,注入艾伯特湖(蒙博托湖)。出该湖后称艾伯特尼罗河,北流至苏丹边境的尼穆莱。上游段具热带湿润地区山地河流特征,水量丰富,有湖泊调节,季节变化小;多急流、瀑布,富水力资源。 从尼穆莱至喀土穆为中游段,在苏丹境内,长1930公里,称白尼罗河。其中马拉卡尔以上又称杰贝勒河,流经广阔的苏丹冲积平原(见彩图), ![]() ![]() 喀土穆以下为下游段,长3025公里,流经气候干旱的热带沙漠区。其中喀土穆至阿斯旺段,比降为1/6000,由于河床基岩软硬不一,形成6条瀑布和一系列峡谷。在阿特巴拉附近,尼罗河接纳最后一条支流──阿特巴拉河,出现全河最大流量值。自此之下,因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加之渗漏和灌溉用水,河流水量渐减。在第一瀑布处建有阿斯旺高坝,形成巨大的纳赛尔湖。阿斯旺处尼罗河的年平均流量为2639立方米/秒,青尼罗河、白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分别提供总流量的58%、28%和14%。但各河所占比重,在洪水期和枯水期变化很大。洪水期,青尼罗河占68%,白尼罗河占10%,阿特巴拉河占22%;枯水期,青尼罗河下降为17%,白尼罗河上升到83%,阿特巴拉河则断流。阿斯旺至开罗段,比降为1/14000,切入砂岩和石灰岩地层,河谷狭窄,谷底平坦,沿岸分布狭长的河谷平原。开罗以下的河口段,河流分汊入地中海,形成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的河口三角洲。地面平坦,土层深厚,河渠稠密,沿海多潟湖和沙洲。(见彩图) ![]() 尼罗河对沿河各国的经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其下游谷地和三角洲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尼罗河流域是非洲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如位于青、白尼罗河之间的杰济拉平原是苏丹最重要的农业基地,埃及96%的人口和极大部分工、农业生产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20世纪以来,丰富的水力资源逐步开发,流域内已建有大型水闸7座,水坝10座,水电装机容量和灌溉面积分别占全洲的1/5以上和1/2以上。特别是1971年建成的阿斯旺高坝,兼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渔业和旅游等综合效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