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尼雅遗址
释义 Niya yizhi
尼雅遗址(卷名:考古学)
  两汉魏晋时期西域诸国之一的遗址。位于昆仑山北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尼雅河北端以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东经82°45′稍西,北纬38°。学者大都认为,这里是《汉书·西域传》记载的精绝国,《大唐西域记》记载的尼壤遗址。 5世纪吐谷浑人入据罗布泊地带后,由于战乱与经济破坏,导致河流阻塞、居民离散。至7世纪中玄奘返唐经过时,此地已荒芜。20世纪初被发现后,曾遭A.斯坦因等外国探险家的掠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多次进行调查和发掘。尼雅属汉晋时期中西交通南路经过的西域诸国之一。它的发现,对精绝国的研究,对塔里木盆地南缘诸国之间以及诸国与汉晋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等的了解和研究,都提供了条件。
  居住遗址   分为南北两部,相距约5公里。南部范围较小,有房屋数十幢。分布在一条干涸河道的东西两侧。北部范围较大,有房屋数百幢,分布于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约 2公里的地带。南北两部分边缘都未见围墙。最宽敞的房屋与寺院建筑都在北部。房屋通常以木材作梁架,两三间或三五间为一幢。墙壁以土坯垒砌,或以树枝编扎为骨,表面涂灰泥。柱头、檐枋等露在外面的木构件上刻有美丽的图案。每幢建筑物的中央大厅均一面设门,其余各面往往沿墙砌造狭窄的土炕。房中有壁炉,房外有牲畜棚舍和栽种的果树。北部最宽敞的一幢房屋,中央大厅长约12米、宽约10米,墙面上画有彩色图案装饰。在北部发现的一幢寺院建筑中,有一座土坯砌造的圆锥形塔。寺院南约2公里处,有一排简陋的房舍,其南地面上散布着铁矿石、烧结物及残炉,应是冶铸的场地。
  在住址的堆积中,发现有雕刻装饰的木质家具,木质和陶质容器,木柄铁镰等工具,“五铢”铜钱和“长宜子孙”铭的连弧纹铜镜。还有染色的丝、毛织物,食剩的牛、羊骨骼以及麦、燕麦、糜谷等粮食。尤以房屋中发现的数以百计的木质简牍引人注意。简牍上书写着汉文或佉卢文。内容有公文、指令、书信、契约、帐簿记录等。发现有敦煌太守等官吏传递到这里的公文指令,有的写有晋朝纪年。一些简牍封泥上印有希腊化人物图像和“鄯善都尉”的印文。还发现“司禾府印”汉文方印。
  墓葬    在北部住址以北约2公里处是一片墓地。墓葬多用一段树干挖长槽储尸,上覆木板,浅埋在沙中。有一座贵族合葬墓,是长方形浅圹,圹内壁面墁泥,葬具为木板制的长方形箱。男女均着丝织衣服。随葬有木质杯、碗、案等,男性还有弓、箭;女性则有奁具,奁内盛粉袋、木梳和“君宜高官”铭文铜镜。
  参考书目
 A.斯坦因著,向达译:《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中华书局,193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民丰县北大沙漠中古遗址墓葬区东汉合葬墓清理简报,《文物》1960年6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新疆民丰大沙漠中的古代遗址,《考古》1961年3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3: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