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妇好墓青铜器
释义 Fuhɑo Mu qingtongqi
妇好墓青铜器(卷名:美术)
bronzes in Fuhao's Tomb
  中国商代青铜器。妇好墓于1976年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编号为5号墓。据考古材料推断:墓主人为殷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庙号称辛,墓葬年代属于按4期划分的殷墟文化第2期。妇好墓共出青铜、 玉、石、牙、骨、蚌、陶等各类随葬器物1928件及货贝等6800余件。由于墓主和墓葬年代比较清楚,这些器物对于研究商代文化、艺术的成就和演变有重要价值,对研究商代的社会历史及其青铜冶炼工艺的发展亦具有重要价值。
  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共468件(另有小铜泡一组,109个),包括礼器、乐器、工具、 生活用具、 武器、马器、艺术品、杂器8类。以礼器为代表的许多重要器物上,大都铸有铭文,对研究青铜器的组合关系、青铜器艺术的断代,都有重要意义。
  青铜礼器及其他器类  礼器为妇好墓青铜器中的主要器类,共210件。器类包括多种,其中炊煮器有:①鼎类31件,包括方鼎5件、圆鼎26件,另有一件有流及鋬的鼎形器。造型多样,器有大、小,腹有方、圆、深、浅之分,足有柱足、鸟足、夔足之别。其中一对司母辛大方鼎和一件亚弜大圆鼎,都是体量巨大的青铜重器。②甗10件,有三联甗、和连体、分体3种型式。③好汽柱甑形器。④簋 5件。酒器有:①妇好偶方彝,为仅此一见的大型盛酒器。②方彝,4件。③尊,有方尊3件、圆尊5件,另有造型、纹饰华美的妇好鸮尊1对。④觥8件。其中有作兽形的司母辛四足觥和前端作立虎,后端为鸱鸮的妇好圈足觥各1对。⑤壶4件,有方壶、扁圆壶两类。⑥瓿3件。⑦卣 2件。⑧妇好方罍2件。⑨小方缶 1件。⑩斝12件。有方斝4件、圆斝 8件。其中的妇好大方斝,共3件,司母大圆斝1对,通高分别为68.8厘米、64厘米,造型奇伟、厚重。盉6件,有封口,三足、圈足、平底,长体折肩等不同的造型样式。觯2件。觚53件,占比重最大,一般颈、腹较细,造型修长,有的圈足上饰有镂孔的饕餮纹。爵40件,数量仅次于觚。在青铜器组合关系中,爵与觚或觯共用。斗8件。水器有:大型盂1件、盘2件、罐1件。此外,尚有用途不明的方形高圈足器、箕形器等。
         


  礼器之外,乐器有编铙1套,共5件。工具有锛、凿、刀、铲,共41件。生活用具有镜、匕等,其中4面镜为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青铜镜。武器类有钺、戈、镞、弓形器、形器等,共134件,其中1对妇好大铜钺,都在两面靠肩处饰有虎噬人头的纹饰,与商代著名铜器司母戊鼎鼎耳外侧的纹饰相似。此外,还有镳、铜泡等马器,镶玉柱虎形器物附饰及各类杂器。
  代表性作品  ①司母辛方鼎:两件成对,其中一件通高80.1厘米,口径64×48厘米,重128公斤,另一件略小。其造型与商代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相同,而年代更早。立耳、折沿、方唇,腹下部略收,足为圆柱形,空心。口沿下有饕餮纹装饰带。腹中部留出素面,左、右、下部为乳钉纹。足上部饰兽面纹,四角有觚棱,为商代青铜器中的代表性作品。②妇好偶方彝:通高60厘米,通长88.2厘米,重71公斤。长方形,有盖,附耳,圈足。器形硕大,纹饰华美,遍饰饕餮纹、夔纹、鸱鸮纹、小鸟纹,两侧并有立体的象头。整个造型可能是模仿当时的宫殿建筑,其盖上部很像四阿式屋顶,顶上有对称的两个四阿式短柱钮。口沿长边上部有方形槽,背面有尖形槽,各7个,盖下部有相应的方、尖形盖,盖合后,有如一列屋檐下的椽头。③妇好鸮尊:两件成对。一件高45.9厘米,重16.7公斤;一件高46.3厘米,重16公斤。整体是一个不很写实的鸱鸮形,头在顶上成兽面形,有倒夔纹的高冠。喙很宽厚。盖开于脑后,上有立体的夔、鸟相逐。双足粗壮有力,与鸮尾共同构成3个器足,稳定地支撑住整个的器身。器腹上的鸮翼由蟠蜷的蛇纹构成。背后鋬下装饰着展翅飞翔的鸮纹。妇好鸮尊比之商代后期的各式鸮尊更富神秘气氛,造型更质朴、厚重(见彩图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④司母辛四足觥:两件成对。一件高36厘米,通长46.5厘米,重8.5公斤;一件高36.5厘米,通长47.4厘米,重8.4公斤。有盖、鋬,四足。器物的造型特征为鸟兽合体。前端为兽形,头形如马首,有大卷角一对,前为双兽足,奇蹄。后端的纹饰为鸟形,头在鋬下,作牛首形,左右有巨大的羽翼分张于器腹背部的两侧。后足为鸟腿形,有4趾,朝向后方。⑤妇好圈足觥:两件成对。一件高22厘米,通长28.4厘米,重3.35公斤;一件高28.2厘米,重4公斤。有盖,鋬,短流,形体扁长,圈足,和司母辛四足觥的造型意匠相同,也是鸟兽合体的器形。盖前端作虎头,与器身相连直达圈足,成为前肢抱颈,后肢蹲坐的虎形;盖后端是一个鸱鸮头,与器身相连,双翼分展,与虎相背而立。鸟兽合体,是商代后期兕觥一类器物习用的造型形式。
           


  风格特征  妇好墓青铜器群表现出厚重、庄严的共同时代风格特征。大型器物多,种类丰富,多两两成对。其中的偶方彝、三联甗等是古代青铜器中仅见的器物。圆形分体甗、鸮尊、方罍、兕觥、大型盂等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器类。妇好墓青铜器群反映了青铜器艺术由早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典型时代特征。这一点,可以从爵类的造型特点明显地看出来。妇好墓所出40件爵中有7/10为平底,2/10流比尾高,这些是早期爵类造型特征的遗痕。但是,三足粗壮而长,双柱加高,一部分爵腹已变为商后期至西周时期流行的圆形或卵圆形。整体比例合度,造型挺拔,已经是相当完美的造型设计了。
  在装饰纹饰和手法上,妇好墓青铜器已大量应用三层花的形式,在立体纹饰的空白部位,以细密的云雷纹衬底。主纹高出于器表,其上再辅以阴线的刻纹,使整个器物的装饰花纹有主次、高底和不同层次的色调变化。作为主体纹饰的饕餮纹有多种变形,数量较多的纹饰还有夔纹、鸟纹、蝉纹、圆涡纹、雷乳纹等。此外,还有虎噬人头、龙、凤、龟、蛇、鸮等形象,以及多种几何纹饰。举凡商代后期流行的纹饰,已大体齐备。在一些重要的大、中型器物上还广泛应用了觚棱和各种鸟兽形的立体装饰,以增强器物的华贵感。
  参考书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北京,198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9: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