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山楂
释义 shanzha
山楂(卷名:中国传统医学)
hawthorn fruit
  常用消食散瘀药。又名棠球子、赤枣子。始载于《新修本草》,原名赤爪实。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var.maj or或山楂C.pinnatifida的成熟果实。李时珍谓:“山楂味似楂子,故名。”
  产地和性状 山里红及山楂生于干燥多砂石的山坡杂木林或灌丛中,在中国东北、华北及陕西、河南、山东、江苏等省区广为栽培,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辽宁等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横切或纵切成两瓣,晒干或烘干。上述两种植物的商品药材均称北山楂。同属植物野山楂C.cuneata的果实,过去亦作山楂入药,但质量较次,仅使用于少数地区,商品习称南山楂。
  山里红果实呈球形,直径1~2.5厘米,表面红色至紫红色,有光泽,满布灰白色小斑点,顶端有宿存花萼,基部有果柄残痕(图1)。商品已加工成0.2~0.4厘米厚的药材饮片,多卷边并皱缩不平;果肉厚,深黄色或浅棕色,横切面可见浅黄色种子5~6粒,或已脱落,有时可见短细的果柄或花萼残迹;质硬,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山楂果实较山里红小,直径0.8~1.4厘米,表面棕色至棕红色(图2)。果肉薄,土黄色;质硬。气微弱,味酸。


  性味和功用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功能消食导滞、活血散瘀。主治饮食停滞、小儿疳积,以及泄泻、痢疾,妇女产后瘀滞腹痛等证。
  成分和药理 山里红、山楂的果实均含表儿茶精、槲皮素、金丝桃甙、枸橼酸、苹果酸、绿原酸、咖啡酸。另含三萜类成分山楂酸、齐墩果酸及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等。山楂的多种提取物有一定的强心作用;较小剂量有降血压作用。总黄酮可增加冠脉流量,抗实验性心肌缺氧,抗心律失常。山楂浸膏可使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明显下降。山楂中脂肪酸酶可促进脂肪分解;山楂酸等可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有帮助消化的作用。山楂煎剂和乙醇提取物对福氏和宋内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抗菌作用。
  应用和禁忌 山楂善能消食化滞散积,故用治一切食积不化,尤宜于肉积、乳积。若饮食停滞、脘腹胀满、嘈杂、嗳气、恶心厌食,或大便不爽、粪出臭秽,可单用山楂煮汁饮或研末吞服,如配伍神曲、麦芽、枳壳、白术等可加强消积化滞作用。治小儿疳积,因乳食不节,损伤脾胃日久而面黄腹膨、不思饮食,或食入即吐,或泻下挟有完谷,可与扁豆、木香、肉豆蔻等配用以健脾消疳。山楂用于痢疾初起、下痢脓血、腹痛后重而无寒热者,有消瘀化滞之功,可单用或与红茶同煎服。治产后瘀滞、恶露不净、少腹疼痛,或与益母草、当归、川芎等活血散瘀药配用,或与蒲黄、茜草等活血止血药同用。山楂亦治经闭腹痛,常与当归尾、红花、香附等活血行气药配伍应用。现代用于高脂血症、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都有一定疗效。民间用鲜山楂大量零食,次晨再以槟榔煎服,可排出完整绦虫,治疗绦虫病。内服入煎剂用量9~12克,单味煎服可用至30克,研末吞服3~6克。消食化积炒焦用,活血散瘀宜生用。山楂为克化之剂,故脾虚无积者忌用。胃酸过多及胃溃疡患者慎服。孕妇亦慎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4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