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山歌
释义 shɑnge
山歌(卷名:中国文学)
  民歌的一种。山歌这一名称主要通用于华南、中南、西南一些省份。如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贵等省山区。著名的有兴国山歌、上杭山歌、宜黄山歌、瑞金山歌等。其他如山西的“山曲”,陕北的“信天游”,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内蒙古西部的“爬山歌”等,也属于山歌的范围。
  山歌在诗体上多采用四句式,通称“四句头”。湖北、湖南、四川等地间有五句式,称“赶五句”或“五句子”。陕北、晋西北、内蒙古西部的山歌都惯用两句式。各式多为七字一句,或加衬字、衬词。有的山歌长短句兼用,形式较自由。山歌主要是独唱和对唱,互相问答的对唱或称“盘歌”。山歌一般用于抒情,有时也用以叙事。
  山歌主要为农、樵、船、牧等劳动者所传唱,除大量历代传承作品外,也有不少即兴之作。山歌的内容,多为青年男女歌唱劳动或爱情等社会生活。艺术风格一般刚健清新,质朴自然。
  中国山歌源远流长,隋唐两代在民间便有七言四句山歌,如水调、竹枝等。宋元时期,《月子弯弯照九州》这类山歌,就已经在民间流传。明代山歌有了发展,仅冯梦龙辑录的《山歌》中便收集四句式山歌 208首,有代表性的如《月上》、《久别》等。
  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革命斗争的发展,山歌也有了新变化,在革命老根据地、老解放区产生了大量新山歌,歌唱革命斗争和翻身解放。如湘赣根据地的《一支破枪闹革命》、《唱个歌子上井冈》;川陕根据地的《巴山老林红了天》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歌活动得到了更加蓬勃的发展。
  中国山歌蕴藏量丰富,为作家诗歌创作的重要源泉。如水调、竹枝等,这在文人诗作中多有反映。白居易《琵琶行》中即有“岂无山歌与村笛”的句子,在《江楼偶宴》中又有“山歌闻竹枝”句。清《梦园曲谱》也录有山歌曲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0:26:35